Remove ads

應撝謙(1615年—1683年),嗣寅潛齋,又稱潛齋先生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學者。

Thumb
應撝謙像,取自《清代學者像傳》第二集,葉公綽輯,楊鵬秋摹繪

生平

本爲諸生。相傳其出生時手上有「八卦」文字樣,左耳重輪,右目重瞳。23歲時作《君子自勉論》,殫心理學,並躬行實踐,與錢塘人虞鈖蔣志春等組織「狷社」,授徒講學。性至孝,授徒養母,母病,其服勤數年,不肯娶妻,直至其母去世。明末清初之時,其遭遇喪亂,以故國諸生自居,從此絕意進取,盡力著書。[1]其家居清貧,淡泊名利,杭州知府、海鹽知縣幾次造廬以請,均被其拒絕。1678年(康熙十七年),詔征博學鴻儒,內閣學士項景襄李天馥等聯名推薦應撝謙,親朋亦有人相勸,但其仍稱疾,以老病不能行而堅辭,後浙江巡撫替他說情,朝廷才免徵。其做學問不喜陸九淵王陽明之學説,論及性、太極等問題,與傳統程朱理學亦不盡同。性格介特,讀書務必窮究底蘊。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卒,終年69嵗。[2]清史列傳》、《清史稿》有傳。[3]

其與陸隴其過從甚密,常與之討論學術源流,亦曾命其二子拜訪陸隴其西湖寓所。其去世後,陸隴其之祭文稱:「先生(應撝謙)高風峻節,可比許由陶潛。然許雖高潔,文采無聞;陶之文采表着矣,而耽於麴櫱,不可以為訓。惟先生閎覽博物、淡泊寧靜,許之所無,先生有之;陶之所有,先生無之:為足高視古今雲」。[4]

Remove ads

學術成就

應撝謙著述甚豐,有《周易集解》、《詩傳》、《翼書傳拾遺》、《春秋傳考》、《禮學匯編》、《論孟拾遺》、《學庸本義》、《孝經辨定》等經學專著。又有《古樂書》2卷,「議論醇正,考訂簡核,深得要領」,並自序闡發禮樂與治道的關係。另著有《潛齋文集》10卷、《教養全書》41卷、《性理大中》28卷,其中《教養全書》四十一卷分選舉、學校、職官、田賦、水利、國計、漕運、治河、師役、鹽法十大「考略」,仿《文獻通考》例,而於明代事實尤詳[5]

參考資料

Remove ads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