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神星(小行星序號:57 Mnemosyne, /nɪˈmɒsɪniː/ ni-MOSS-i-nee)是卡爾·特奧多爾·羅伯特·路德於1859年9月22日在杜塞爾多夫發現的一顆大的主小行星帶小行星。它的光譜是S型的組成。它的名字是烏德勒支天文臺台長馬丁·霍克從希臘神話的泰坦族挑選出來的[4]。它的軌道週期與木星有接近2:1通約性,這使它的質量可以經由攝動有效的測量出來[5][6]。
發現 | |
---|---|
發現者 | 卡爾·特奧多爾·羅伯特·路德 |
發現日期 | 1859年9月22日 |
編號 | |
命名依據 | 謨涅摩敘涅 |
其它名稱 | 記女星、記神星 |
小行星分類 | 主小行星帶 |
軌道參數 | |
曆元 2006年12月31日(JD 2454100.5) | |
遠日點 | 526.785 Gm (3.521 AU) |
近日點 | 415.379 Gm (2.777 AU) |
半長軸 | 471.082 Gm (3.149 AU) |
離心率 | 0.118 |
軌道週期 | 2041.056 d (5.59 a) |
平近點角 | 68.001° |
軌道傾角 | 15.200° |
升交點黃經 | 199.337° |
近日點參數 | 212.848° |
物理特徵 | |
大小 | ±4.46 km 113.01[1] |
質量 | ±0.24)×1019 kg (1.26[1] |
平均密度 | ±3.73 g/cm3 16.62[1] |
自轉週期 | ±0.03 h 12.06[2] |
幾何反照率 | 0.215[3] |
光譜類型 | S |
絕對星等(H) | 7.03 |
奧克利天文台在2006年以光度測量出光度曲線,得到期自轉週期為±0.03 h,星等 12.06振幅為±0.01 0.14[2],估計轉動速度為±4.46 km,以及質量是 113.01±0.24)×1019 kg (1.26[1]。
已更正的錯誤中文譯名
憶神星(57 Mnemosyne)的名字是從希臘神話中泰坦族(Titaness)的記憶女神謨涅摩敘涅(Mnemosyne)挑選出來。謨涅摩敘涅最初只是對記憶的擬人化,後來發展為記憶女神。根據赫西俄德(Hesiod)的記載,她是天空之神烏拉諾斯(Uranus)和大地女神蓋亞(Gaia)的女兒。謨涅摩敘涅也是宙斯(Zeus)的眾多情人之一,並為宙斯生下了九個繆斯(Muses 文藝女神)。謨涅摩敘涅一生的故事與龍或者龍的女兒毫無關係。
中國首次出現這顆小行星的中文譯名是由偉烈亞力(Alexander Wylie)和李善蘭翻譯約翰·赫歇爾(John Frederick William Herschel)的《談天》(Outlines of Astronomy),原文1859年由上海墨海書館(The 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 Press)刊行[7],當時的譯名是按照記憶女神的意思翻譯為「記女星」,不知道後來為何變成「龍女星」[8],而非「記神星」。如今,天文學名詞委員會已經更正這項錯誤,正名為憶神星。而龍女星則是小行星(7239) Mobberley。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