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恩堂(英語:Moore Memorial Church),又名沐恩堂,是位於中國上海市市中心的一座基督教新教教堂。由美南監理會於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創建,後來加入衛理公會。1958年實行聯合禮拜後改名沐恩堂。慕爾堂位於上海的鬧市中心——黃浦區西藏中路316號(漢口路西口),正面向西,正對着上海跑馬廳——今上海人民廣場。
歷史
沐恩堂前身爲「三一堂」,始建於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由美國監理會傳教士藍柏在上海法租界鄭家木橋(今福建中路延安東路附近)建造。光緒十三年(1887年),傳教士李德(英語:C. F. Reid)另在今雲南中路漢口路建造「監理會堂」。光緒十六年(1890年),改名「慕爾堂」,以紀念美國堪薩斯州捐款人慕爾(英語:J. M. Moore)去世的女兒[1]。
1917年後,慕爾堂幾乎成為社交會堂。1920年代中葉,慕爾堂教友已有1200餘人,活動很是頻繁,原有堂址明顯不敷使用,遂有另建新堂的動議。由此,慕爾堂信徒與各方合作,組成建堂委員會,籌劃建造新堂。
1926年,建堂委募得50000元巨款。後在等待施工時,恰逢香港有投資商來滬,欲在南京路幾家大公司附近建大旅館,他們一眼相中的地方,是坐落在今西藏中路漢口路、當時的中西女塾原址所在地,因其時中西女塾已遷至江蘇路並易名中西女中,且當時為建課堂及大禮堂,亟需大宗經費,於是與香港投資商商議。此時慕爾堂也得以參與進來。最後經三方議定,將慕爾堂舊址讓給香港投資商建旅館,將中西女塾舊址給慕爾堂建新堂;同時還商定了與香港投資商的租地期限等協議[2]。
1929年,監理會將漢口路雲南路口的原址賣給人開揚子飯店;而在西側西藏路口的中西女塾(已經遷往西區憶定盤路)原址上動工興建新堂,由匈牙利籍建築師鄔達克設計,建築面積3138.5平方米,於1931年落成。教堂兩邊迴廊上有樓,供唱詩班用。大堂仿哥德式,內頂部及四周門窗皆呈尖拱形,中部為大禮堂,可容上千人(正廳506人,樓座380人,唱詩班60人)。大堂的方形柱子和樓座的欄杆都用假石飾面,堂頂為水泥尖拱頂,玻璃窗以黃色為主,映照出教堂的神聖氛圍。大堂朝西,經門廳入禮堂。門廳上層是一間小禮堂,為木結構尖拱屋頂。堂的西北、西南、東南三面均為4層樓建築,用作牧師辦公室、幼兒園、中小學教室、宿舍等[3]。
1936年,鍾樓頂上豎起一座5米高的旋轉霓虹燈十字架。
慕爾堂早期主任牧師多是美國人[1],傳教士安迪生從民國10年到1950年,整整30年任慕爾堂社交部主任,總管一切[3]。民國11年開始,先後有中國人史友蘭、竺規身、江長川、謝頌三為主任牧師。
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慕爾堂被日軍佔領,作養馬場之用,到1945年9月抗日戰爭勝利後收回,座椅大多被破壞。
1958年,慕爾堂成爲黃浦區聯合禮拜場所,改名「沐恩堂」,意爲「沐浴於主恩之中」[1]。
文革時期,該堂被迫關閉,宗教活動停止。1979年9月2日,沐恩堂恢複禮拜,是上海恢複宗教活動較早的基督教堂[1]。
1989年9月2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公佈沐恩堂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優秀近代建築[4]。1993年,沐恩堂列為第一批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和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5][6]。
上海市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和上海市基督教教務委員會會址設於沐恩堂內。
建築結構
沐恩堂現存建築主體屬於新哥德式風格,於1931年建成。教堂為磚木結構,有寬大的門廳,中部是教堂的主體部分,總共能容納1000人,其中正廳560人,樓座380人,唱詩班處60人;大堂的長方形柱子和樓座的欄杆以及講經台都用斬假石飾面,室內露出水泥幔尖拱頂。大堂西南角有塔樓地座。塔樓頂部安裝着五米高的霓虹燈十字架。[7]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