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圖書館位於清涼山下,南京市鼓樓區龍蟠里9號,原為惜陰書院[1],現為南京圖書館古籍部。
惜陰書院舊址 | |
---|---|
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 |
地址 | 鼓樓區龍蟠里9號 |
分類 | 古建築 |
時代 | 清 |
認定時間 | 1992年 |
歷史
惜陰書院由兩江總督陶澍於1838年建立,以《晉書·陶侃傳》中「大禹聖者,乃惜寸陰」為名[2]。書院教授經、史、詩、賦,不講八股文。學生無衣食補貼,但有獎金,每月考試一次,超等第一至第十名獲銀2-4兩不等,十名外1兩,特等5錢。書院山長為薛時雨,教師有李聯琇、俞正燮、胡培翬、馮桂芬等[3]。咸豐年間毀於戰火,1866年重建,1902年增葺,於該書院開辦上元學堂。
1907年,兩江總督端方決定在惜陰書院校址創辦江南圖書館,繆荃孫出任總辦。1908年,興建藏書樓兩進兩樓44間及附屬建築,總建築面積2018平方米,1909年竣工。1910年8月,江南圖書館正式開放,為中國第一所公共圖書館。1912年2月,改名江南圖書局,由辛漢接管負責。1913年7月2日,改名江蘇省立圖書館,盧殿虎兼任館長。1919年,改名江蘇省立第一圖書館。1927年9月20日,改名第四中山大學國學圖書館。1928年2月,改名江蘇大學圖書館,5月又改名中央大學區立國學圖書館,6月17日將將藏書樓命名為陶風樓,以紀念陶侃、陶澍、端方、繆荃孫。1929年10月4日,改稱江蘇省立國學圖書館,柳詒徵任館長。日軍侵佔時期,先改館名為南京市國學圖書館,1940年又改為教育部國學圖書館,並遷至國府路282號(今長江路257號),1941年夏改名國立中央圖書館。抗日戰爭勝利後,柳詒徵追尋藏書,收回館舍。1952年,國學圖書館和原中央圖書館合併為現在的南京圖書館[3]。1963年翻修陶風樓。1992年列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參考文獻
參見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