惕格酸(英語:Tiglic acid)是一種不飽和羧酸,化學式:C5H8O2。可在巴豆油和幾種自然產物中發現,同時也可在幾種甲蟲的防禦分泌物中得到[1]。
惕格酸 Tiglic acid | |
---|---|
IUPAC名 (2E)-2-Methylbut-2-enoic acid (2E)-2-甲基-2-丁烯酸 | |
別名 | 反-2-甲基丁烯酸、 反式-2-甲基巴豆酸、 瑟瓦酸(cevadic acid) 沙巴酸(sabadillic acid) Tiglinic acid |
識別 | |
CAS號 | 80-59-1 |
PubChem | 125468 |
ChemSpider | 111629 |
SMILES |
|
InChI |
|
InChIKey | UIERETOOQGIECD-ONEGZZNKBL |
ChEBI | 9592 |
IUPHAR配體 | 6499 |
性質 | |
化學式 | C5H8O2 |
摩爾質量 | 100.116 g/mol g·mol⁻¹ |
密度 | 0.9641 g/cm3 (76 °C) |
熔點 | 63.5 - 64.0 |
沸點 | 198.5 |
pKa | 4.96 |
若非註明,所有數據均出自標準狀態(25 ℃,100 kPa)下。 |
性質與用途
惕格酸分子鏈含有一個碳-碳雙鍵,為反式結構,其順式異構體稱為當歸酸。 惕各酸可通過當歸酸轉化得到,但其本身難以轉化為當歸酸,需要紫外線激發,且反應速度極慢[2]。
純惕格酸為揮發性晶體,為溶於水,易溶於有機溶劑,具有甜辣的氣味,在濃度為50 ppm附近呈現帶有輕微酸味的辣味。其本身作為香精用途有限,且美國並沒有批准其作用香精。其酯化物可用於香水和香精[3],其酯化物被稱為惕格酸酯(英文:tiglates)。
毒性
惕格酸對皮膚和眼有刺激性。吸入會刺激呼吸道,美國將惕各酸列入《美國有毒物質控制法》進行管制[4]
發現和命名
1819年,法國化學家Pierre-Joseph Pelletier和Joseph-Bienaimé Caventou在原產於墨西哥的藜蘆科羽柄花屬植物Schoenocaulon officinalis的種子分離出一種特別的揮發性晶體酸,並將其命名為瑟瓦酸(cevadic acid)或沙巴酸(sabadillic acid)。1865年,該物質發現與英國化學家愛德華·弗蘭克蘭和B. F. Duppa發現的甲基巴豆酸相同[7]。 1870年,德國化學家Geuther和Fröhlich從巴豆(學名:Croton tiglium)油得到一種酸,根據巴豆學名將其命名為「tiglic acid 」或「 tiglinic acid」[8] ,發現其與之前的甲基巴豆酸一致。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