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河豚(學名:Platanista gangetica)又稱南亞河豚、盲河豚、側遊江豚等[9],是一種產自南亞的淡水鯨,恆河豚屬(Platanista)的唯一物種,也是恆河豚科的唯一現生種。分為兩個亞種:指名亞種(恆布河豚 P. g. gangetica)主要生活在恆河及布拉馬普特拉河水系,分佈範圍涵蓋印度、孟加拉國和尼泊爾,據信現存3500頭以上[10];印度河亞種(印度河豚 P. g. minor)僅分佈於巴基斯坦的印度河,估計現存約1200–1800頭[11][12][13]。1970年代以來,這兩個亞種被劃為各自獨立的物種[14],後根據分子遺傳學研究,在1998年被重新歸為恆河豚的兩個亞種[15]。
恆河豚 化石時期:第四紀
| |
---|---|
與普通成人體型的對比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哺乳綱 Mammalia |
目: | 偶蹄目 Artiodactyla |
下目: | 鯨下目 Cetacea |
科: | 恆河豚科 Platanistidae |
屬: | 恆河豚屬 Platanista Wagler, 1830 |
種: | 恆河豚 P. gangetica
|
二名法 | |
Platanista gangetica | |
亞種[6] | |
| |
恆布河豚的分佈範圍
印度河豚的分佈範圍 | |
異名[7][8] | |
|
遺傳學分析表明,恆河豚是現代齒鯨中位於演化樹基底的早期支系[16],但已確認的最早恆河豚化石僅有1.2萬年歷史[1]。白鱀豚、亞河豚等其他淡水豚曾被視為恆河豚的近親,而遺傳學研究顯示牠們之間的演化關係十分疏遠,各自隸屬不同的科[16],這意味着恆河豚是一個相當孤立的珍貴孑遺物種。
2021年2月5日,中國政府發佈新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將恆河豚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17],然而,布拉馬普特拉河上游(中國境內稱雅魯藏布江)的恆河豚分佈區位於藏南地帶,該地實際為印度所控制。
英文俗稱
- 恆河豚:South Asian River Dolphin,Blind River Dolphin,Side-swimming Dolphin
- 恆布河豚:Gangetic Dolphin,Ganges Susu,Shushuk
- 印度河豚:Bhulan,Indus river dolphin,Indus Dolphin,Indus blind dolphin
下屬分類
恆河豚科包括以下屬:
- Araeodelphis Kellog, 1957
- Araeodelphis natator Kellogg, 1957
- 梅赫林亞河豚屬 Meherrinia Geisler, Godfrey & Lambert, 2012
- Pachyacanthus Brandt, 1871
- Pachyacanthus suessii (Brandt, 1871)
- Pebanista
- Pebanista yacuruna Benites-Palomino, Aguirre-Fernández, Baby, Ochoa, Altamirano, Flynn, Sánchez-Villagra, Tejada, de Muizon & Salas-Gismondi, 2024[18]
- 恆河豚屬 Platanista Wagler, 1830
- Pomatodelphis Allen, 1921
- Pomatodelphis inaequalis Allen, 1921
- Pontoplanodes Ameghino, 1891
- Prepomatodelphis Barnes, 2002
- Zarhachis Cope, 1868
分類簡史
恆河豚是由兩位互不相關的作者 Lebeck 和 Roxburgh 在1801年描述的[4][5],至於誰描述在先,現已無從考證[19]。一直到1970年代,恆河豚都被認為只有一種,分為恆河族群與印度河族群,這兩個族群的地理分佈相互隔絕,幾百年甚至幾千年都未雜交過。學界根據牠們頭骨結構、脊椎骨與脂質構造的不同,在1970年代早期宣佈這兩個族群是不同的物種[14]。現代基因測序技術對這一分類提出了質疑[20],在1998年時又恢復為1970年以前的分類方式,即認為恆河與印度河的恆河豚族群並非兩個不同的物種,而是同一物種下的兩個亞種[15]。2021年的研究發現了這兩個族群顯著的遺傳差異和頭骨結構的重大差異,結論這兩個是不同的物種。[21]
線粒體 DNA分析表明,這兩個物種約在55萬年前從一個共同祖先分化而來,該祖先被認為是一種海生的恆河豚類,生活在中新世中期海平面上升期間的南亞近岸海域[20]。
形態特徵
恆河豚體呈棕灰色,背鰭小而呈三角形,鰭肢和尾鰭較大。具有狹長的嘴喙,即使在嘴未張開的情況下,也可看到明顯的牙齒生長在上下顎。年幼的恆河豚牙齒約有一英吋長,而且是窄且彎曲的。但隨着年齡增長,牙齒變得平坦且方正。
成年後身體全長1.5–2.5米,重70–90公斤[9],雌性大於雄性。兩性異形顯示在恆河豚身長達到1.5米後,雖然此時雄恆河豚的嘴喙已停止生長,但雌恆河豚的嘴喙仍會繼續生長,最後達到約20厘米長。
生態行為
恆河豚通常獨居或組成鬆散的小群活動,牠們並不會組成嚴密且有明顯互動的群體。它們的日常活動依賴回聲定位功能,以小型魚類為主食。因眼內缺少晶狀體,所以幾乎等同於失明,僅能感受到光的強度和方向。
恆河豚的孕期約9–10個月,幼豚可在一月到五月間觀察到,而且不會停留在母豚身邊超過數月。目前已知壽命最長的恆河豚是一頭28歲的雄豚,身長為1.99米[22]。
種群現狀
恆河豚分佈在巴基斯坦的印度河,以及印度、尼泊爾、孟加拉境內的梅克納河、布拉馬普特拉河、戈爾諾普利河等河流。恆河豚在印度的超戒寺恆河豚保護區附近與孟加拉南部的 Sangu 河數量較多,僅有非常少的個體(可能只有20頭)生活在尼泊爾的卡克拉河中。
印度河亞種(以下稱印度河豚)的活體總數目前未知,不過可以確定的是至少有幾百頭,也許多達上千頭。19世紀時,在印度河的河口到喜馬拉雅山之間,以及象泉河、拉維河、傑納布河與傑赫勒姆河這些支流都能發現它們。目前印度河豚只棲息在印度河長約1000公里的河道中,被人類的灌溉設施分成五個族群,約有99% 的個體出現在690公里的河道內,這顯示在1870年代以來印度河豚的分佈範圍縮小了80%。
目前有三個較大的恆河豚族群,分別位於 Chashma 與 Taunsa 水壩之間(84頭,密度0.28頭/公里)、Taunsa 與 Guddu 水壩之間(259頭,密度0.74頭/公里)以及 Guddu 與 Sukkur 水壩之間(602頭,密度3.6頭/公里)。
人類對河流系統的開發利用,給恆河豚的兩個亞種都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響。魚網會導致牠們被纏住,造成局部地區的種群數量減少。每年仍有一些恆河豚被獵捕,牠們的油與肉被當作塗敷的藥劑與捕捉鯰魚的餌。引河水灌溉農田降低了恆河豚棲息範圍內的河流水位,工業與農業用的化學藥品排放到水中也可能會使其數量下降。最重要的問題可能是在許多河流中總共建造了超過50座水壩,導致恆河豚族群被分離與基因庫的減少。目前印度河亞種有三個族群,如保育得當被認為可以長期倖存下去。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