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過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心跳過速(tachycardia,tachyarrhythmia)又稱心動過速[1]、心搏過速[2],是指心跳速度超出正常範圍。一般來說,成年人在靜止狀態下心跳達到每分鐘一百次以上即屬心跳過速[3]。劇烈的體育運動、緊張、焦慮或服用某些藥物等可能會造成生理上的心跳過速,而心血管疾病、貧血、甲亢等疾病則會造成病理性心跳過速。
心跳過速 Tachycardia | |
---|---|
異名 | Tachyarrhythmia |
![]() | |
ECG showing sinus tachycardia with a rate of about 100 beats per minute | |
讀音 |
|
類型 | 心律不整、finding of heart rate[*] |
分類和外部資源 | |
醫學專科 | 心臟病學 |
ICD-11 | MC81.0 |
ICD-9-CM | 785.0 |
根據發生部位的不同,心跳過速又可分為竇性、房型、交界性、室性。[4]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