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德國乙組足球聯賽

足球聯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德國足球乙級聯賽
Remove ads

第二足球聯邦聯賽(德語:2. Fußball-Bundesliga)通常稱為德國乙組足球聯賽德乙,是德國足球聯賽系統的第 2 級別,它在德國足球聯賽系統中的地位低於德甲聯賽但高於德丙聯賽。所有德乙的當季參賽球隊都可自動入圍每年一度的德國足協盃。自成立以來,共有125支球隊參加過德乙聯賽。紐倫堡費雷堡是聯賽最為成功的兩支球隊,分別4次奪得冠軍。其中前者還保持着8次從德乙升班至德甲的最佳紀錄。

快速預覽 成立年份, 國家/地區 ...

2014–15球季,德乙平均每場比賽的觀眾人數達到 17,667 人,排名僅落後於英格蘭冠軍足球聯賽,成為全球第二受關注的次級足球聯賽[1]

Remove ads

賽制

德乙聯賽的賽制幾經變更。最初它被劃分為德乙聯賽北區和德乙聯賽南區。各自賽區的頭名直接升入德甲聯賽,而兩個賽區的亞軍則進行主客場制比賽(如必要還可增設第三場附加賽)決出第三個升班名額。這種模式一直保留至1980-81球季。自那時起,除了因兩德統一造成的短暫中斷外(1991-92球季有各種特殊安排),德乙聯賽一直採取單軌制。其冠軍和亞軍可以直接升班,第三名也具備升班機會,但需要與德甲排名倒數第三的球隊進行兩場升、降班附加賽。為了保證計劃的安全性,在1992-93球季至2007-08球季期間,德乙第三名也可以直接升班。自2008-09球季起則恢復為在1981年至1991年間採用的舊升班模式,即兩隊確保升班和第三名參加附加賽。

從德乙聯賽降班的球隊數量也是多變的,因為參賽球隊的數量並不總是相同。在2008年以前通常是設4個降班名額。其中的例外情況包括在1980-81球季,為了將德乙聯賽合併為單軌制;以及在1991-92球季,由於兩德統一而恢復的雙軌制。自德丙聯賽在2008年成立以來,在積分榜排名最末的兩支球隊會直接降班,而排名倒數第三的球隊則需要與德丙排名第三的球隊進行兩場附加賽來確定保組或是升/降班。

德乙聯賽的所有參賽者,包括前一球季的升班馬均可獲得德國足協盃的參賽資格。

Remove ads

球隊

除了拜仁慕尼黑之外,德國所有的大型球會都曾在德乙聯賽度過一個或多個球季。這些球隊與達數十年長的組織如福爾圖娜科隆阿勒曼尼亞亞琛史特加踢球者相比,都對聯賽產生了深遠影響。包括祖根·奇連士文魯迪·禾拉安德烈斯·布林美奧拉夫·托恩以及其它許多後來的德國國腳在內的著名球員都是從德乙聯賽開始嶄露頭角。

德國最高級別聯賽與德乙聯賽頂尖球隊之間的水平差異與早年相比已大為縮小,從德乙升班的球隊往往立即能在德甲中有良好表現,儘管他們的主要目標是避免降班。

相較於成形年代,觀眾的反響呈日益上升的趨勢——在2012–13球季,共有 528 萬觀眾(平均每場 17,240 人)到現場觀看德乙聯賽,而來自電視轉播和贊助商的收入增加則為大多數德乙球隊提供了堅實的經濟基礎。

參賽球隊

2023–24年德國乙組足球聯賽參賽隊伍共有 18 支。

更多資訊 中文名稱, 英文名稱 ...

歷史

Remove ads

既往史

隨着德甲聯賽在1963年引入,使得五個地區聯賽(南部、西南、西部、北部及柏林)同時成為聯邦德國的第二級別聯賽,其各自的前兩名球隊在球季末會分成兩個小組進行季後賽,以爭奪兩個升入德甲的名額。然而在從前高級聯賽過渡到新設立的德甲和地區聯賽的過程中,德甲的下級賽事都出現了難以解決的競賽和經濟問題,並且從德甲降班的球隊總是很容易便發生經濟破產。

這種情況也共同導致了1971年的德甲醜聞德語Bundesliga-Skandal,由於在積分制的保組戰比賽被操縱,使紅白奧柏侯遜阿米尼亞比勒費爾德得以成功留在德甲。醜聞的結果導致德國足總聯邦議院於1973年6月30日在法蘭克福決定,自1974–75球季起增設一項設有北、南兩個賽區的乙組聯賽,籍此彌補職業與業餘足球之間的差距。[2]

各支球隊將根據一項複雜的計分系統來獲得新設聯賽的參賽資格。起決定效力的不僅是過去五個球季的排名,它還包括經濟和結構條件。而在五年期的計分標準中,前兩個球季的表現計單倍分,中間兩個球季計雙倍分以及最後一個球季計三倍分。在分數相同的情況下,則以過去最後一個球季為準[3]

然而德國足總在此方案下忽略的是,10支參與年度升班季後賽的地區聯賽球隊並不能通過其1973–74球季的排名來直接獲得新德乙聯賽的資格。一個例外是薩爾布魯根,球隊在附加賽落敗後儘管不符合規則要求,但還是被納入德乙聯賽南區,並佔用同樣來自西南地區聯賽德語Fußball-Regionalliga Südwest (1963–1973)阿爾森伯恩德語SV Alsenborn的名額。阿爾森伯恩作為由費斯·禾達執教的「鄉村球隊」,曾三度折戟升班季後賽並顯然更勝任新的聯賽。但德國足總裁定,阿爾森伯恩不具備參加德乙聯賽的條件,它也不會在可預見的將來實現並需要降班至第三級別的西南業餘聯賽德語Fußball-Verbandsliga Südwest——儘管球隊依靠特別許可證三度入圍季後賽甚至具備在頂級賽事作賽的水平(當然不是在阿爾森伯恩,而是可將主場設於凱沙羅頓或路德維希港)。

Remove ads

雙軌制德乙(1974–1981年)

1974年,德乙聯賽正式作為德甲聯賽的「下議院」成立。40支球隊被分為兩個賽區(北區及南區),首次共同爭奪足球上議院的升班資格。賽制規定,每個賽區的冠軍可直接升入德甲,而兩個亞軍則進行主客場制附加賽決出第三個升班名額。在德甲排名最末的3支球隊需要降班,並根據各自的區域性歸屬被編入德乙北區或是德乙南區。由於在這種方式下各自賽區內部的升、降班數量並不能總是保持均衡,使得一個賽區在某些球季的球隊規模會達到21甚至22支[4][5]

1974年8月2日,首個球季的德乙開場哨在周五夜間吹響,對陣雙方是薩爾布魯根達斯泰特。首個入球由薩爾布魯根球員尼古勞斯·澤姆利奇德語Nikolaus Semlitsch在第18分鐘射入。而1比0也是這場揭幕戰的最終賽果[6][7]。新聯賽的首個積分榜首位置分別由福爾圖娜科隆(北區)和海爾布隆德語VfR Heilbronn(南區)佔據。

新成立的德乙聯賽贏得了比以往地區聯賽更多的關注度。吸引越來越多觀眾前往運動場觀戰的因素不僅是因為德乙球隊水平的提高,還因為人們很快便能在聯賽中找到一些偉大教練的名字。其中前布倫瑞克的冠軍領隊赫爾穆特·約翰森德語Helmuth Johannsen接受了薩爾球隊勒希林弗爾克林根德語SV Röchling Völklingen的邀請,漢斯·蒂爾科夫斯基受聘於紐倫堡馬克斯·默克爾執教1860慕尼黑奧托·克內夫勒德語Otto Knefler執教多蒙特。新聯賽的明星球員則包括奧格斯堡赫爾穆特·賀利舒查爾德語Helmut Haller什文福05洛塔爾·艾瑪利希、紐倫堡的漢斯·瓦里察德語Hans Walitza以及阿勒曼尼亞亞琛克勞斯-迪特爾·西洛夫。此外,阿根廷人卡洛斯·巴賓頓德語Carlos Babington華登舒特09)和海地門將亨利·弗朗西隆德語Henri Françillon(1860慕尼黑)也是參加了1974年世界盃足球賽的兩位明星。

Remove ads

單軌制德乙(1981–1991年)

1981年,規模為20支球隊的單軌制德乙聯賽成立。針對新賽制的准入資格,德國足總再度採用一項複雜的統計體系。首先,球會必須滿足技術性的資格標準。這其中規定運動場至少可容納15,000名觀眾以及必須在指定期限內配備泛光燈設施。如果這些前提條件得到滿足,則開始統計競賽性的條件。北區和南區各自的前四名球隊以及從德甲降班的球隊自動符合資格。其它參賽者則通過一個所謂的「名次計算(Platzziffer)」來確定。這是根據最近三年的積分榜排名進行計算。在名次計算中分值越低,則球隊的處境越好。1977–78球季的積分榜名次計單倍分,1979–80球季計雙倍分以及1980–81球季計三倍分。球隊參加了德甲的年份會被標記為0分。對於參加高級聯賽的年份,在那裏升班失敗的計20分,成功升班的則計16分。

在單軌制的德乙自1981–82球季生效後,球季末排名靠前的兩支球隊可以直接升入德甲,而第三名則需要與德甲倒數第三名進行兩場所謂的升、降班附加賽,以決出升班或繼續留在德甲的資格。

Remove ads

兩德統一後(1991–1996年)

自1991年起,由於來自德國東北足球總會德語Nordostdeutscher Fußballverband球隊(即原民主德國球隊)的加入,聯賽必須擴軍。在1991–92球季,德乙首先接納了6支東北足總球隊,使得參賽球隊的數量達到24支。為了維持比賽圈數的數量,當局重啟了分區制度,並在兩個賽區中各設12支球隊。雖然這一球季降入高級聯賽的名額增加至5個並且從高級聯賽升班的名額只有3個,但也有4支球隊從德甲降班以及僅2支球隊升至德甲,使得德乙在接下來的球季運作中繼續擁有24支球隊[8][9]

根據各球會的要求,聯賽將重返單軌制,因此使得1992–93球季成為了一個龐大的球季,共設有46輪比賽[10]。在球季末有多達7支球隊從德乙降班,並有3支球隊從高級聯賽升班,所以在1993–94球季的參賽球隊數量縮減為20支[11]。直到接下來的1994–95球季,德乙聯賽的規模才回落至如今仍然生效的18支球隊[12]

Remove ads

觀眾熱潮(自1996年起)

Thumb
德乙冠軍銀盤

隨着一些傳統球隊的降班,例如法蘭克福凱沙羅頓(均在1996年首度降班)、科隆(1998年首度)或慕遜加柏(1999年首度)等球隊為德乙聯賽帶來了巨大的觀眾熱潮。這一影響通過運動場提高容量和質量改造而得到強化。同時,聯賽在每場比賽的平均觀眾人數已超過17,000人(2012–13球季)。在1996–97球季,共有75,000名觀眾進入柏林奧林匹克運動場觀看了哈化柏林對陣凱沙羅頓的比賽。在2010–11球季,同一比賽地點隨着額外增設的看台的落成,使得哈化柏林對陣奧格斯堡的比賽中迎來創德乙歷史紀錄的77,116名觀眾。

通過對比賽進行現場直播(包括由德國體育一台定期直播的周一比賽),觀眾對德乙聯賽的關注得到加強。

2004–05球季,作為2005年德國賭球醜聞德語Fußball-Wettskandal 2005的一部分,有多場德乙及地區聯賽的比賽受到了時任足球球證羅伯特·霍伊澤的操控。因此,由艾倫對陣瓦克爾布格豪森的德乙比賽需要在2005年4月27日進行重賽。[13]

2008–09球季起,單季冠軍都可獲得自己的獎盤。在創作時,德國足球職業聯盟負責人湯姆·本德表示:「冠軍銀盤是德甲體育競賽的最重要象徵。而對於德乙冠軍擁有自身的獎盤,我們認為對於這些特殊的表現都是值得的」[14]。冠軍獎盤由純銀打造,重達8.5千克。其直徑為半米並獲投保3萬歐元。費雷堡作為2008–09球季的冠軍,獲准在2009年5月24日成為首個捧起該獎盤的球隊。為了對自1981–82球季採用單軌制以來的所有德乙冠軍表示紀念,它們的名字都會被刻在銀盤上。

球季平衡

德乙歷年升、降班球隊

更多資訊 球季, 升班至德甲聯賽 ...
Remove ads

歷年升入德乙的球隊

從1974年至1994年,升班球隊是通過參加季後賽德語Aufstieg zur 2. Fußball-Bundesliga決出。之後至2008年,每季從地區聯賽會升入4支球隊。自2009年起,會有2支球隊直接從德丙聯賽升班,最後一個參賽名額則由德丙聯賽的第三名與德乙聯賽的倒數第三名參加附加賽來確定。

(南區):FSV法蘭克福雷根斯堡和睦巴特克羅伊茨納赫德語Eintracht Bad Kreuznach羅伊特林根05
(南區):鮑納塔爾德語KSV Baunatal維爾茨堡04德語Würzburger FV和睦特里爾施文寧根07德語BSV 07 Schwenningen
(南區):比爾斯塔特1910德語VfR Bürstadt禾斯貝加踢球者沃瑪蒂亞沃爾姆斯費雷堡FC
(南區):哈瑙93德語FC Hanau 93恩高斯達特1881德語MTV Ingolstadt普魯士諾因基興費雷堡
(南區):比爾斯塔特1910德語VfR Bürstadt恩高斯達特-靈希德語ESV Ingolstadt-Ringsee勒希林弗爾克林根德語SV Röchling Völklingen烏爾姆1846
(南區):黑森卡塞爾奧格斯堡普魯士諾因基興埃平根德語VfB Eppingen

參考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