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仇主義(法語:Revanchisme)意指透過政治運動,向一個國家收復於戰爭後所失去的領土之行為,可在戰爭完結多年後發生。[1]一般而言,復仇主義的萌芽,是基於挽回民族尊嚴、重建報復者地緣政治之影響,或是藉助打敗敵人獲得經濟利益。極端復仇主義的思想,經常帶有鷹派色彩,多數認為收復失地只能夠以武力解決,此謂「以牙還牙」。[2]
詞源
復仇主義源於法語名詞 revanche ,意指復仇。該詞從1870年代普法戰爭法國戰敗後開始被廣泛使用,最初代指法國民族主義者要求收回阿爾薩斯-洛林的思潮[3]。
法國
復仇主義的經典例子是法國,1871年普法戰爭後法國被迫割讓阿爾薩斯-洛林予德國,新成立的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大部分共和派政治人物聲言要一雪前恥,收回失地。復仇主義氣氛在法國社會中流行,當時強調戰敗屈辱的畫作很受歡迎,例如阿爾方斯-瑪麗-阿道夫·德諾伊維爾(Alphonse-Marie-Adolphe de Neuville)的畫作。[4][5][6]受這種思想響使法國努力尋求盟友,促成1894年的法俄同盟,以及後來的三國協約。這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最早原因。法國的復仇主義影響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1919年的凡爾賽條約,該條約將阿爾薩斯-洛林歸還給法國,並向戰敗的德國索取賠款。凡爾賽條約又導致德國的復仇主義情緒升溫。[7]
波蘭
在20世紀20年代和30年代,波蘭曾試圖收回被德國、俄羅斯和奧匈帝國佔領的「波蘭民族土地」。
丹麥
普魯士與丹麥曾經因石勒蘇益格與荷爾斯泰因的統治權問題,引起了第一次石勒蘇益格戰爭(1848年至1851年)及第二次石勒蘇益格戰爭(1864年;也稱為德丹戰爭)。
德國
當時的威瑪共和國聲言要奪回但澤、波森省、阿爾薩斯-洛林、蘇台德地區及其他被認為應屬於德國的領土。這種思想具有明顯的民族統一主義色彩,也是民意運動的一部分,與德國統一相關。[8]
匈牙利
奧匈帝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敗,被逼簽下《特里阿農條約》及割讓大量領土,許多匈牙利人因此成了其他國家的公民。這條約對至今的匈牙利依舊造成沉重傷痛,被稱為「特里亞農創傷」。[9]根據2020年一項研究,三分之二的匈牙利人同意鄰國的部分地區應該屬於他們,尤其是有關割讓特蘭西瓦尼亞予羅馬尼亞之事。[10]
中國
俄羅斯曾吞併了包括外東北在內的大量中國領土。部分中國人主張收回這部分領土。在中國大陸發行地圖中,會標註此部分地區的原名,如符拉迪沃斯托克會括注海參崴,薩哈林島會括注庫頁島等。
參看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