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賓諾(挪威語:Bjarne Gislefoss,1923年1月19日—2022年12月16日)挪威籍護理師,1952年受挪威協力差會差派來到台灣,先後在馬偕紀念醫院、樂生療養院、芥菜種會兒童之家、埔里基督教醫院服務,為第二屆醫療奉獻獎得主,與妻子紀歐惠一同被尊稱為埔里的「阿公」與「阿嬤」。[1] [2]
此條目的引用需要清理,使其符合格式。 (2020年12月18日) |
生平
1923年,徐賓諾出生於挪威康斯摩,受家庭與教會影響,自小就是虔誠的基督徒,並在16歲時確定未來要成為宣教士。[3]1943年,他進入奧斯陸的戴空曼學校(Diakonhjemmet Lillekurs)的護理科就學。並於1947年畢業,而後白天進入奧斯陸的監獄醫院服務,晚上則進入當地高中的夜校就學。1952年,他受挪威協力差會指派來台,先在馬偕紀念醫院服務,從事醫療、藥局、護士指導及協助工作。同年受孫理蓮宣教士之邀,至樂生療養院服務漢生病患者。[3][4]次年,協助孫理蓮成立芥菜種會兒童之家,並進入院中照顧這群過去身處監獄或流浪街頭的少年。[3][4]
1954年,應世界宣明會創辦人鮑伯·皮爾斯博士之邀,至韓國孤兒院任負責人之職。[3][4]1956年,在孫理蓮邀請下,徐賓諾從韓國返台,加入孫理蓮所創辦,謝緯醫師負責的「基督教山地中心診所」,也是今日埔里基督教醫院之前身。[5]並於1960年擔任埔里基督教醫院第二任院長。[3]
1963年,徐賓諾與紀歐惠醫師結婚,共同服務於埔里地區。[6]1966年,獲「中華民國好人好事」表揚。[5]次年,設立「小兒麻痺之家」,為台灣最早專門針對小兒麻痺預防、治療和復健的機構。並在同年與紀歐惠醫師到挪威和美國募款,共募得新台幣四百餘萬元,供給30名小兒麻痺患者醫療及教育之用。[2][7]
1985年,卸下埔里基督教醫院院長職務,轉任顧問。[3]2002年,埔里基督教醫院、埔里鎮民上街請願,籲請政府給予徐賓諾與紀歐惠永久居留權。同年兩人獲頒中華民國內政部「外僑永久居留證」,成為首位獲得居留權的外國人士。[8]
獲獎
1991年,與妻子紀歐惠同獲「挪威國家最高榮譽獎」,以表彰他們對台灣原住民的貢獻。 [9]
次年,徐賓諾獲「中華民國第二屆醫療奉獻獎」。[10]
1996年,前總統李登輝頒贈「總統紫色大綬景星勳章」給予夫妻二人。同年兩人又獲頒埔里榮譽鎮民。[11]
相關書籍
- 《徐賓諾與紀歐惠:愛的超能力》 鄭和茵,使徒出版社,2019。[14]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