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紹楨(1861年—1936年9月13日),字固卿,祖籍浙江錢塘,生於廣東番禺,中國民主革命家,中華民國軍政要人。父徐灝。系明中山武寧王徐達第十四世孫。

Thumb

生平

Thumb

光緒二十年(1894年)甲午科廣東鄉試舉人,後提為廣西藩署幕僚,江西常備軍統領,福建武備學堂總辦。1902年奉派至日本考察軍事。1904年受李興銳提拔,任兩江總督衙門兵備處總辦,護理江北提督。1907年,任新建陸軍第九鎮統制,駐軍江寧城關。奏請創建徵兵制,吸收知識青年加入新軍。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南京新軍與舊軍的江防軍和緝私營衝突加劇[1][2]。11月4日,險遭兩名滿族軍官懷槍行刺。終忍無可忍,率部響應革命,在秣陵關起義。戰事初失利,退守鎮江,各省援軍繼至,推舉徐為聯軍總司令[3],指揮反攻,12月2日,奪下南京[4]

1912年,民國成立,1月11日,委任為南京衛戍總督[5]。1914年6月,任參政院參政[6]。後歷孫中山廣東軍政府廣州衛戍總司令、總統府參軍長、廣東省長、內政部長。孫中山逝世後,退隱幾年,1932年復任掛名國民政府委員。

1936年9月13日病逝於上海。葬南京麒麟門外小白龍山,即當年光復南京時,江浙聯軍總司令部所在地。

著作

著有《學壽堂日記》、《三國志質疑》。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