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荊風(1929年11月22日—2018年7月24日),原名彭芝生,男,江西萍鄉人,中國軍旅作家[2]。第六屆全國人大代表。
生平
1929年生於江西萍鄉。少年時代在贛州、南昌、上饒、鉛山等地度過。1944年父親失業。1946年讀到初中二年級時因家貧輟學,後來當過報社校對、記者、編輯[3]。
1949年6月在南昌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隨軍進入雲南邊疆。歷任團文化教員,昆明軍區文化部創作員、宣傳部副部長,成都軍區政治部文藝創作室主任。中國作家協會第四屆理事、雲南分會副主席。198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第六屆全國人大代表(1983年-1988年)。
作品
1944年,年僅15歲的彭荊風就在江西上猶《凱報》發表文學作品散文《猶水歡歌》,從此走上文學創作之路[6]。1956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文學創作一級。作品多描繪雲南邊疆各少數民族生活風貌和人物的作品,基調昂揚。
從1952年開始,先後發表報告文學《搏鬥在梅里雪山》,短篇小說《拉祜小民兵》《當蘆壟吹響的時候》等。1955年出版短篇小說集《邊寨親人》。1956年與他人合作電影文學劇本《邊寨棒火》《蘆壟戀歌》,後又出版短篇小說集《佧佤部落的火把》。1957年在反右運動中被劃為右派[7]。1977年5月寫完小說《驛路梨花》,刊載於11月27日《光明日報》第4版。後又陸續出版中篇小說《蠻帥部落的後代》及長篇小說《鹿卿草》《斷腸草》等[8]。
榮譽
《今夜月色好》獲全國第八屆優秀短篇小說獎,《紅指甲》獲首屆金盾獎,長篇報告文學《解放大西南》獲第五屆魯迅文學獎(2010年),短篇小說《驛路梨花》入選中國初中學生課本。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