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它來源於彝族古老的說唱藝術,並融匯了滇劇、花燈戲等地方劇種。彝劇音樂由彝族流行的山歌小調、舞曲和樂器形成唱腔,稱為山歌體[2]。表演採用「疊腳」等民族舞蹈的舞步、身段,具有濃郁的地方特點和民族色彩。
彝劇表演還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程式,也沒有嚴格的區分,最初是以模擬某些生活動作和動物特徵的簡單表演,後又從畢摩(彝族祭司)祭祀和唱《梅葛》的動作、聲調、表情中吸收一些表演技巧,再從「打跳」中提取某些身段、步伐,變成節奏性和舞蹈性較強的表演技巧,發展為以歌、舞、樂、劇結合的表現形式,散發着濃郁的民族生活氣息和鮮明的民族特點。主要代表劇目有《半夜羊叫》、《曼嫫與瑪若》、《歌場兩家親》、《查德恩達》、《銀鎖》、《掌火人》等[3]。
1986年彝劇正式定名,主要流傳在峨山、新平、元江等縣彝族聚居地,也有小型節目演出。1989年,李長明編演的《外鄉人》等劇目,從劇本、音樂、表演、舞台美術等方面都向戲曲化邁入,特別是《蕎花又開》,以及1995年宋佳良等創作演出的《趕羊調》等劇目為主要代表。1985年楚雄州彝劇團參加雲南省第二屆民族戲劇匯演,演出了《銀鎖》、《蔑獨尼鬧店》(後改為《鬧店》)、《跳歌場上》、《春蕩彝山》4個彝劇。其中《鬧店》劇本,曾被《劇本》月刊刊出,並在全國的民族題材戲劇創作評獎活動中榮獲銀獎[4]。
參考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