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岐(1425年—1474年),字來鳳,直隸河間府興濟縣(今河北滄縣)人,軍籍,明朝政治人物。景泰甲戌進士,成化中官至延綏、遼東巡撫。
Quick Facts 張岐, 籍貫 ...
Close
景泰元年(1450年)庚午科順天府鄉試第十三名。景泰五年(1454年)進士。初授監察御史[1][2]。天順五年(1461年),升浙江按察司副使[3]。
成化二年(1466年)八月,升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延綏[4][5][6]。成化三年(1467年),巡撫遼東[7][8][9][10],次年論破建州女真之功,升左僉都御史[11],不久因被參劾迫害兵士,經給事中鄧山、刑部員外郎周正方調查,坐不法逮問,除名[12][13][14]。
曾祖張希信。祖父張迪,曾任府知事。父親張縉,曾任教諭[15]。堂弟張巒,封昌國公[16]。堂姪女即孝宗孝成敬皇后張氏。
《明實錄》:景泰六年九月○乙亥擢進士李敏江勛唐彬桂琛李裕張僖葉淇俞紀白保張岐樊英康驥李麟陳貴國子監學正劉浚教諭尹淳監生楊銘勝昭劉淵趙璵蔡浩張珩俱為兩為兩京試監察御史。
《明實錄》:景泰七年九月○戊寅 命試監察御史李裕江勛樊英尹淳白侃俞紀楊銘張僖桂琛康驥丁慈葉淇劉淵李敏滕昭張岐劉浚實授監察御史。
《明實錄》:天順五年冬十月○升江西道監察御史張岐為浙江按察司副使。
《明實錄》:成化二年八月○辛亥以浙江按察司副使張岐為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延綏地方。
《明實錄》:成化二年十月○命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張岐理院事先是巡撫延綏都御史盧祥年老以岐代之已而祥以保留故命岐管院事。
《明實錄》:成化二年十一月○丙子刑部員外郎彭韶奏僉都御史張岐憸邪奔競不可用請罷之而召用王竑李秉葉盛上以岐為大臣所舉韶非所宜言逮送錦衣衛獄鞫之已而給事中毛弘等言韶不當以言得罪乞寬貸之不聽法司抵韶罪並罪代韶書奏進士林敷皆運炭還職。
《明實錄》:成化三年四月○庚申召右僉都御史張岐還京命巡撫遼東地方時岐在保定等府撫安人民兵部會官舉其練達老成故有是命。
《明實錄》:成化三年五月○起復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張岐巡撫遼東。
《明實錄》:成化三年六月○鎮守遼東太監李良奏遼陽以東一帶地方屢被建州女直紏合毛憐等衛賊徒搶掠臣偕總兵官衛潁副總兵裴顯率奉集堡等處按伏指揮王昇等遇於西湖屯伏兵四起與賊對敵顯父子身先士卒奮勇大戰生擒賊二人斬首十六顆獲馬三十二匹奪回男婦二百五十二人馬牛驢一百九十有奇奏至 上賜敕嘉獎兵部請移文巡按御史查良顯功以贖前罪仍行巡撫都御史張岐將有功並陣亡官軍造冊繳報以憑升賞從之。
《明實錄》:成化三年十一月○丙寅敕遼東巡撫右僉都御史張岐贊理軍務仍兼巡撫。
《明實錄》:成化四年正月○論平建州虜寇功太監黃順米歲二十四石升少監張璘為太監右監丞韋朗為右少監加左都御史李秉太子少保仍舊職進武進伯趙輔為武靖侯轉右僉都御史張岐為左僉都御史支正三品俸。
《明實錄》:成化四年四月 ○巡撫遼東僉都御史張岐以挾私生事酷害邊軍為軍士所奏命給事中鄧山刑部員外郎周正方往按之 ○戊申改工部左侍郎彭誼為右副都御史巡撫遼東時巡撫都御史張岐坐不法當逮問。詔舉堪巡撫者二人吏部舉太僕寺卿鄭寧大理寺左寺丞田景暘 上曰遼東巡撫官自王翱後累見更換甚不便可於在廷大臣中舉二人於是吏部復舉誼及邢部左侍郎曾翬詔用誼。
《明實錄》:成化四年六月 ○壬辰都察院左僉都御史張岐有罪除名岐巡撫遼東出山海關以主事馮續慢已衘之未幾軍士領給冬佈於關庫布頗有惡者意或換易並欲以中傷續遂執領布委官並續左右鞫之一人被杖而死餘下巡按御史崔讓皆坐以侵盜罪內三人走訴冤闕下命給事中鄧山刑部員外郎周正方往按之具得其本末科道官遂並劾岐罪詔代岐還聽理岐在道連三奏申辯且力訐給事中毛弘及按己者事既至會官鞫於廷乃伏罪當流例贖復官上覽獄詞有未明者仍以山正方置對已而岐所訐皆誣特黜為民讓坐贖徒還職初訴冤之奏毛弘在刑科實參舉行之故岐之申辯訐弘不已有旨命弘自陳弘具陳其由乃宥之 ○監察御史鄭已張誥謝文祥同劾奏禮部尚書姚夔舉用張岐之罪乞寘於法且以岐之初進主事彭韶獨言其奸及其被劾左給事中陳鉞與岐同鄉里獨不署名並請賞詔而罪鉞 上以岐得罪除名不必竟其事文祥近言陳文舉岐之失今復以為夔罪灼然妄誕命皆自陳於是已誥文祥各奏伏罪詔戒已等而宥之下文祥獄夔復具奏申理謂文祥等有所為而言臣泰大臣不當與辯乞辭職致仕詔諭夔曰所言事不實朕已知宜勉盡職毋辭 。
《明實錄》:成化四年七月○庚辰禮部尚書姚夔奏頃者監察御史謝文祥言臣濫舉副都御史張岐獲罪是朝廷因臣而罪文祥此臣之罪也乞貸文祥俾圖自新仍乞罷臣歸田裏以謝言路詔以文祥累肆狂妄故罪之非為卿也不允既而刑科給事中白昂等亦言文祥論奏事情不實誠為狂妄或因此而遂加竄逐則居言責者由此而解體乞赦文祥以來忠言亦不允。
《天一閣藏明代科舉錄選刊·登科錄》(《景泰五年進士登科錄》)
《萬曆野獲編·卷五》:沈祿者,京師人,由舉人授通政司經歷,其妻為壽寧侯張巒妹,敬皇后姑也。孝宗登基,以椒房恩澤,傳升為通政司右參議。尋進通政,再進本司使,後為禮部右侍郎,卒贈禮部尚書,飾終之典甚備。夫以本衙門幕職,即擢為堂官,此亦創見之事。時,博野劉文穆當國,何無一言諫止?況三原王端毅為太宰,亦不聞以職掌執奏,大不可解。孝宗仁聖,於斜封墨敕,最為有節,而季年傅升官,積至七百六十餘員。直至武宗登基,洛陽劉文靖當國,始革之。蓋承成化以來,濫授冗員,俱以中旨批出,遂習為故常,不以為怪也。若正德中之冒偽,又不可勝紀矣。自新都楊文忠廓清之後,三朝嗣統,此弊遂漸以絕。弘治五年,通政司經歷高祿,傅升本司參議,吏部尚書王恕,執奏不允。至十一年九月,又升本司通政使。祿由舉人,亦壽寧侯張鶴齡之妹夫也。又弘治十二年,湖廣按察司僉事祝祥,因母老乞改京職,以便侍養,吏部奏請以原官改山東河南,中旨改為尚寶司卿。祥由成化十一年進士,亦壽寧侯姻戚也。當時張氏恃恩恣橫,其姻戚奮自科目者,尚無恥如此,若右列不可勝紀矣!又御史張岐,乃昌國公張巒之弟,中宮親叔也,以進士起家,亦傅升僉都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