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克輝(1928年2月—2024年1月11日),原名張有義,臺灣彰化人,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政協副主席,臺灣民主自治同盟主席等職務[1]。
張克輝 | |||||||||||
---|---|---|---|---|---|---|---|---|---|---|---|
個人資料 | |||||||||||
出生 | 1928年2月 日治臺灣臺中州 | ||||||||||
逝世 | 2024年1月1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 | (95歲)||||||||||
國籍 | 大日本帝國(1928年-1945年) 中華民國(1945年-1949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2024年) | ||||||||||
政黨 | 中國共產黨 台灣民主自治同盟 | ||||||||||
漢語名稱 | |||||||||||
繁體字 | 張克輝 | ||||||||||
簡化字 | 张克辉 | ||||||||||
| |||||||||||
原名 | |||||||||||
繁體字 | 張有義 | ||||||||||
簡化字 | 张有义 | ||||||||||
|
生平
1928年,張克輝生於日本統治下的臺灣,1942年就讀彰化商業學校,中華民國政府接收台灣後,張於1947年就讀臺灣省立師範學院,1948年至1949年轉到國立廈門大學經濟系就讀,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閩粵贛縱隊八支四團十四獨立連連長、副指導員[2]。194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3]。
1949年至1951年任福建省安溪縣人民公安隊指導員、公安局股長。1951年至1952年在中共福建省委幹校學習,後任中共福建省委土改工作隊組長,後又到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習。1952年至1969年任中共福建省委統戰部幹事、組長。1969年至1973年下放福建省寧化縣勞動,後任寧化縣革命委員會宣傳組副組長。1973年至1978年任福建省革命委員會外事組翻譯[4][2]。
1978年至1982年任福建省政協副秘書長,福建省人民政府僑務辦公室、福建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副主任、福建省台盟主委、福建省台灣同胞聯誼會副會長。1982年至1991年任中共福建省委常委兼統戰部部長,福建省對台工作辦公室主任,福建省政協副主席、福建省社會主義學院院長,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副主任[4][2]。
1991年至1997年任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會長、海峽兩岸交流協會顧問、台盟中央副主席。1997年任台盟中央主席,全國台聯名譽會長。1998年3月當選為第九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同年任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2003年3月連任第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2005年12月卸任台盟中央主席、改任台盟中央名譽主席,由林文漪接任台盟中央主席[4][2]。
他是第五屆、七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九屆、第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第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4][2]。
他還是位劇作家,曾寫出多種電影文學劇本。其中電影文學劇本《尋找》被改編為電影《雲水謠》[5]。
1993年,經中華民國政府同意,張克輝赴台灣為父親奔喪,在離別45年後首次回到家鄉[6]。2009年5月,他攜夫人第二次回台灣,以「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會長」身分應大甲鎮瀾宮邀請率團來台參訪,受到大甲鎮瀾宮董事長顏清標迎接,同王金平晚宴,還在彰商校友會舉辦的「六十年同學會」上見到了前中華民國財政部部長李述德、前民主進步黨主席姚嘉文、新光金控副董事長吳家錄、李登輝之友會會長蔡焜燦等老同學、老校友[7][8]。
著作
家庭
張克輝的近親屬主要有:
- 三弟:張有信
- 四弟:張有衛
- 小妹:張紫微
- 妻:紀慧瑜[7]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