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南宋抗金将领(1097-1164)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張浚(1097年—1164年),字德遠,號紫巖居士,漢州綿竹(今屬四川)人。南宋抗金將領,唐朝名相張九齡弟張九皋之後。父張咸。母秦國夫人計氏。長子張栻。
張浚四歲成孤兒,行直視端,不說誑言,熟人知為大器。入太學,中進士第。靖康初,為太常簿。李綱在金國第一次伐宋晚期和姚平仲合作,與种師道等人之間有爭功之嫌。姚平仲劫完顏宗望之營寨而大敗,作為主要支持者的李綱被張浚以專權之名彈劾。
汴京陷落後,張浚聽說宋高宗在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馳赴應天府,除樞密院編修官,改虞部郎,擢殿中侍御史。金兵南侵,宋高宗往東南逃跑,後軍統制韓世忠部下逼逐諫臣墜水死,張浚奏奪韓世忠觀察使,上下始知有國法。遷侍御史。
這時宋高宗在揚州,張浚進言:「中原天下之根本,願下詔葺東京、關陝、襄鄧以待巡幸。」咈宰相意,除集英殿修撰、知興元府。未行,擢禮部侍郎,高宗召諭曰:「卿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朕將有為,正如欲一飛沖天而無羽翼,卿勉留輔朕。」除禦營使司參贊軍事。張浚預計金人必來攻,而南宋朝廷晏然自得,殊不防備,所以力勸宰相黃潛善、汪伯彥,但此二人皆笑張浚過分。
建炎三年(1129年)春,金人南侵,宋高宗逃到錢塘,留朱勝非於吳門捍禦,以張浚共同節制軍馬,不久朱勝非召還,張浚獨留。時潰兵數萬,所至剽掠,張浚招集甫定。這時苗傅、劉正彥叛亂,張浚和韓世忠合作平叛,功勞很大。
建炎四年(1130年),張浚認為中興應當自關陝開始,考慮金人也許會先入陝取蜀,則東南不可保,所以請行為川、陝宣撫處置使。既抵興元,金兵已取鄜延,金將婁宿孛堇引大兵渡渭水,攻永興,宋將都按兵不動,不肯相援。張浚到任,即訪問風俗,罷斥奸贓,以搜攬豪傑為先務,諸將惕息聽命。
此時諜報金人將攻東南,張浚命諸將整軍向敵。不久金人大攻江、淮,張浚即治軍入衛支援。到達房州,知金人北歸,又回師關陝。這時金兀朮猶在淮西,張浚懼其繼續騷擾東南,想牽制之,遂決策合五路之師攻打永興,以調動金兵。果然金急調兀朮、完顏婁室、完顏宗輔等等入援,大戰於富平。涇原帥劉錡身率將士衝擊敵陣,殺獲頗眾。但環慶經略使趙哲畏敵先逃,宋軍挫敗,張浚退駐興州,斬趙哲。命吳玠聚兵扼險於鳳翔之和尚原、大散關,以斷敵來路,張浚上書待罪,宋高宗手詔慰勉,沒有追究。
張浚在關陝三年,訓練新兵,以劉子羽為上賓,任趙開為都轉運使,擢吳玠為大將守鳳翔。劉子羽開善理財,而吳玠每戰必勝。西北遺民,歸附日眾。所以雖然關陝丟失,但全蜀安全,且以形勢牽制東南,江、淮亦賴以安。
紹興元年(1131年),金將烏魯攻和尚原,吳玠乘險擊之,金人大敗走。兀朮親自出馬,吳玠及其弟吳璘又大破之。這就是吳玠的大散關和尚原之戰[1]。張浚論功升檢校少保、定國軍節度使。
紹興三年(1133年),張浚罷官有幾個因素:
張浚剛被罷免不久,劉豫之子劉麟趁機引金人入攻。高宗想起張浚前言,於是免朱勝非,召張浚以資政殿學士提舉萬壽觀兼侍讀。張浚入見,高宗手詔為張浚辨前誣,除知樞密院事。
張浚既受命,即日赴江上視師。此時兀朮擁兵十萬於揚州,約日渡江決戰。張浚長驅臨江,召韓世忠、張俊、劉光世議事。將士見張浚,勇氣十倍。張浚派遣諸將,身留鎮江節度之。韓世忠遣麾下王愈詣兀朮約戰,且言樞密張浚已在鎮江。兀朮曰:「張樞密貶嶺南,何得乃在此?」王愈出張浚所下文書示之。兀朮色變,晚間不戰而遁。
浚幼有大志,及為熙河幕官,遍行邊壘,覽觀山川形勢,時時與舊戍守將握手飲酒,問祖宗以來守邊舊法,及軍陳方略之宜。故一旦起自疏遠,當樞筦之任,悉能通知邊事本末。在京城中,親見二帝北行,皇族系虜,生民塗炭,誓不與敵俱存,故終身不主和議。每論定都大計,以為東南形勢,莫如建康,人主居之,可以北望中原,常懷憤惕。至如錢塘,僻在一隅,易於安肆,不足以號召北方。與趙鼎共政,多所引擢,從臣朝列,皆一時之望,人號「小元祐」。所薦虞允文、汪應辰、王十朋、劉珙等為名臣;拔吳玠、吳璘於行間,謂韓世忠忠勇,可倚以大事,一見劉錡奇之,付以事任,卒皆為名將,有成功,一時稱浚為知人。浚事母以孝稱,學邃於《易》,有《易解》及《雜說》十卷,《書》、《詩》、《禮》、《春秋》、《中庸》亦各有解,文集十卷,奏議二十卷。子二人、栻、枃。栻自有傳。
宋理宗時,以張浚、趙鼎為宰相典範,並將張浚列為昭勳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圖像於昭勳閣。理宗時期名臣、理學家魏了翁為紀念張浚、張栻,修建紫巖書院,並為之作贊。淳熙年間,在張浚、故鄉四川綿竹始建進德堂,祭祀張浚。南宋後期,宋廷在漢中建張浚祠。
元朝時,光祿大夫趙世延捐俸在張浚故鄉綿竹修建書院,因張浚自號紫巖先生,竣工後元廷便賜名為「紫巖書院」。延祐五年(1318年),名相張養浩所作《敕賜成都紫巖書院記》有載。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明太祖取古今功臣三十七人配享歷代帝王廟,其中便有張浚。明成祖還將他的事蹟載入《永樂大典》國朝忠傳。明英宗時,下旨免張浚後裔差役。嘉靖三年(1524年),明世宗下詔修復張浚父子墳墓,敕建「張浚祠」,並下旨建「南軒書院」,御書匾額,命其墓地為「官山」;將寧鄉張浚、張栻父子祠墓及綿竹大柏林張浚父張咸墓兩處納入國家祀典;由首輔楊廷和撰寫了重修張浚祠堂記。
清朝順治年間,張浚等四十一位歷代功臣從祀帝王廟。乾隆十一年(1746年),巡撫追捕錫紱於都司衙門舊房,恢復城南書院。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巡撫左杏莊在妙高峰故地複建,並在峰上建南軒夫子祠,前為文星閣,道光御書「麗澤風長」匾額。同治八年(1869年),清廷重建張浚、張栻墓。清廷優待張浚後人,免除其人的一切差徭雜役。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