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中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建中殿(越南語:Điện Kiến Trung),位於越南順化市紫禁城中軸線最北端,為歐式宮殿,結合越南和西洋的裝飾風格[1]。始建於1923年,是阮朝最後兩代皇帝啟定帝和保大帝在順化紫禁城的居所[2]。1947年被越盟搗毀。2023年在原址復原重建,現對外開放。
歷史
1921年,啟定帝下令在紫禁城內修建一座歐式宮殿,1923年完工,賜名建中殿,為啟定帝的起居場所[2][3]。原址是明命帝下令修建的明遠樓及維新帝修建的游九樓[2]。建中殿使用現代技術和材料建造而成,如水泥、鋼鐵、玻璃等,裝有電燈、自來水、灑水器、避雷針、鐵門[4]。
1925年,啟定帝在殿內駕崩[5]。
保大帝即位後,和南芳皇后一同在殿內起居辦公,一反帝后分居之傳統。1932年,大殿完成翻修,安裝現代浴室等設施,更為現代化[3]。1936年1月4日,太子阮福保隆在殿內出生。
1945年3月9日,日軍發動三九政變,解散法屬印度支那政權,保大帝在建中殿宣佈獨立,建越南帝國[6][7]。1945年8月25日,因越盟發動八月革命,保大帝在建中殿宣讀退位詔書[8],離開順化皇城,逃往中國。南芳皇后則帶子女遷居安定宮[5][9]。
1947年,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期間,越盟執行焦土政策,將建中殿炸毀[2][10][11][12],僅餘地基[4][10]。
2013年,順化故都遺蹟保存中心(Trung tâm Bảo tồn di tích cố đô Huế)啟動建中殿復原重建項目,並展開相關歷史研究[13]。2019年2月16日開工,2023年末完工[2][10],工程耗資約1,230億盾[13][14]。2024年春節起正式對公眾開放[15]。
建築
建中殿為東西折衷主義建築,結合了歐洲的意大利文藝復興風格、法國新古典主義風格和越南阮朝皇家建築風格[2][10]。面闊66米,立面有大量越式剪瓷雕裝飾,殿頂建有東亞式的屋脊。殿前公園為裝飾風藝術造園風格[3]。
圖冊
-
建中殿,攝於20世紀20年代
-
航拍
-
近景
-
殿內,攝於1928年
-
啟定帝在殿內學習,攝於1916年
-
1925年啟定帝駕崩,葬禮上焚燒的建中殿紙紮
-
重建的建中殿
-
重建的建中殿內部
-
重建的建中殿內部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