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是由仰韶文化半坡類型的人群發展而來的一個文化類型[1],因為廟底溝類型的首次發現乃出土自河南省三門峽市陝縣硤石鄉廟溝村廟底溝,故以命名。廟底溝文化又分為兩個時期:廟底溝一期大約介於公元前約4005年至公元前2780年之間,而廟底溝二期則大約介於公元前2780年至公元前2300年之間[2]

廟底溝一期下層為仰韶文化遺存,命名為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廟底溝二期上層遺存屬仰韶文化向龍山文化的過渡性質,命名為廟底溝二期文化[3]

廟底溝文化的村落四周有着溝渠及圍籬,其內部則劃分成住家、工作、喪葬等不同區域[2]。而在墓地裏經常可發現作為陪葬物的陶器,偶爾也有一些墓是使用石器或骨飾來陪葬[2]。而典型的廟底溝陶器是用細緻的紅陶土所製成,偶爾會在上頭出現紅色或白色的條狀紋。此外目前已經在廟底溝遺址挖出龍山文化時期以薄壁堅硬且有光澤為特色的典型陶器[2]

廟底溝一期

廟底溝一期,即仰韶文化的廟底溝類型,年代大約介於公元前4005年~公元前2780年之間[4],是由半坡類型發展而來[5]。這時期有一部份的陶器上有塗繪,通常為黑色,但偶爾也會有白色及紅色的條狀紋,而陶器通常使用幾何圖形來裝飾,不過有時也會使用鳥類、青蛙、植物等圖案。此外考古過程中曾經發現一個頂端有人頭的獨特桶狀罐[6]

從全國先後發掘出的廟底溝類型遺址來推算,廟底溝類型是以人口擴張為驅動力,大量向周邊地區尤其是西、北地區移民,使得西到河湟、東至海岱、東北到河套和遼西、南到江漢的地域都被捲入考古學上的「廟底溝化」過程中,廟底溝類型的分佈與商代政治地理範圍有驚人的相似,在地理和文化上為夏商乃至秦漢以後的華夏族群地區奠定了基礎。而且,這一時期正是傳說中「三皇五帝」中的炎、黃部落鼎盛時期[7][8]

廟底溝二期

二期的時間介於公元前約2780年至公元前約2300年之間[9],是由仰韶文化發展而來,其後發展為河南的龍山文化[10]。此時期的陶器多為灰色而質地粗糙,與廟底溝一期相比之下,二期出土的塗繪陶器數量較少。二期常見如籃紋、繩紋、格狀紋等花樣,另外也有貼花及雕花的圖樣。新石器早期的窯室位於火爐旁邊,此時期的窯室是在火爐上方。[11]

34°43′24″N 111°26′59″E

廟底溝二期文化的確定,解決了仰韶文化向龍山文化過渡這一缺環,證實了先秦中原群體的祖先從遠古時代起經過仰韶文化、龍山文化直至商周,在黃河流域不斷地發展並創造了高度的文明[7]

參考文獻

參考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