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庫爾斯克

俄罗斯城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库尔斯克map
Remove ads

庫爾斯克(俄語:Курск羅馬化Kursk)是俄羅斯西部的一個城市,作為庫爾斯克州庫爾斯克區的行政中心,屬於州級城市。庫爾斯克位於莫斯科以南519公里的庫爾斯克州中部,根據2002年人口普查,人口為412,442人。

快速預覽 庫爾斯克 Курск, 國家 ...
Remove ads
快速預覽 「Kursk」的各地常用名稱, 中國大陸 ...

庫爾斯克歷史悠久。考古研究表明,現今庫爾斯克扎那門斯基修道院所在地區在八世紀時已是一個繁榮的聚落。庫爾斯克曾是庫爾斯克公國的首都,自1508年起成為莫斯科國家的南部邊界城市,隨後逐漸發展為堡壘城市,並於1797年被授予省會城市的地位。1918年,庫爾斯克成為烏克蘭臨時工農政府的所在地。該市不僅是歷史的重要見證,更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因庫爾斯克戰役而聲名顯赫。

作為俄羅斯的重要文化和宗教中心,庫爾斯克擁有豐富的歷史遺產、大型工業綜合體和科研教育中心。此外,庫爾斯克也是俄羅斯中部的交通樞紐,為區域經濟的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Remove ads

歷史

中世紀

庫爾斯克的最早書面記錄可追溯到1032年。當時它被提及為斯韋爾人城鎮之一,出現在《伊戈爾遠征記》中:

「兄弟,給你的迅捷駿馬備鞍。至於我的,它們已經準備就緒,棲息在庫爾斯克附近;至於我的庫爾斯克騎士,他們是著名的戰士——在戰號聲中出生,在頭盔下長大,餵養他們的是矛尖;對他們而言,路徑是熟悉的,溝壑是已知的,他們的弓已經拉緊,箭袋未關,刀劍早已鋒利;他們如同灰狼一般在田野中奔跑,尋求榮譽,為他們的王子爭取榮耀。」

作為基輔羅斯的一個小公國的都城,庫爾斯克在12和13世紀曾遭到講突厥語的波洛夫人襲擊。1237年,庫爾斯克在巴圖汗的統治下被蒙古人摧毀,但在1283年之前,城市得以重建。在1360年至1508年間,它由立陶宛大公國統治,並在1508年加入了集中化的俄羅斯國家,成為其南部邊界省份。

近代

在1586年,庫爾斯克重新被規劃,1596年修建了新的堡壘,1616年時駐紮了超過1300名士兵。17世紀初,庫爾斯克在波蘭-俄羅斯戰爭期間多次遭到波蘭-立陶宛聯邦軍隊的攻擊(1612年、1616年、1617年和1634年),同時也遭到克里米亞汗國和諾蓋騎兵的襲擊,但庫爾斯克堡壘始終未被攻陷。

1678年前,奧里爾及其他南部俄羅斯城市的居民被遷移至庫爾斯克,至此已有2800人遷入。城市因其地理位置優越,成為莫斯科通往克里米亞和基輔的最短路線上的重要節點,發展成為與烏克蘭的糧食貿易中心,並且每年在庫爾斯克聖母修道院牆下舉辦重要的集市。

在俄羅斯帝國時期,庫爾斯克先後隸屬於基輔省(1708–1727年)、別爾哥羅德省(1727–1779年)和庫爾斯克副王國(1779–1797年)。1779年,庫爾斯克獲得城鎮地位,並成為庫爾斯克省的行政中心。

1781年,庫爾斯克遭遇大火,城市規劃被重新制定,市場中心設在紅廣場。1768年,復活-伊林教堂建成。1778年,巴洛克風格的塞爾吉耶夫大教堂和聖三一教堂完工。1783年,城市開設了第一所貴族學校。1808年成立了男子文理中學,1817年成立了神學院,1872年則開辦了女子文理中學。

20世紀

20世紀初,庫爾斯克在食品工業(如俄羅斯最大的啤酒廠之一Kvilitsu AK)及其他工業領域發揮了主導作用。1900年代,庫爾斯克有四家坐標商店,其中最大的為季洪諾夫工廠,其產品曾出口到德國、奧匈帝國等地。1914年,庫爾斯克有七家工程企業在運營。庫爾斯克的工廠工作條件艱苦,工人罷工頻繁(例如,糖廠的工人在1901至1903年間舉行罷工)。庫爾斯克工人還參與了1905年俄羅斯革命期間的全國性政治罷工。

在俄國十月革命後,蘇維埃於1917年11月26日(新曆12月9日)在庫爾斯克掌握了權力。1918年11月28日,烏克蘭臨時工人和農民政府在庫爾斯克成立。1919年9月20日,在俄羅斯內戰期間,反布爾什維克軍隊在德尼金將軍的指揮下佔領了庫爾斯克,但1919年11月19日,紅軍重新奪回了這座城市。

二戰期間,庫爾斯克於1941年11月4日至1943年2月8日被德國佔領。佔領期間,城市內曾設有猶太強制勞動營。1943年7月,德國發起「堡壘行動」,試圖重新奪回庫爾斯克。在隨後的庫爾斯克戰役中,庫爾斯克附近的普羅霍羅夫卡村成為蘇德兩軍之間一場重大裝甲戰鬥的中心——普羅霍羅夫卡戰役,這是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坦克戰之一。「堡壘行動」是德國對蘇聯的最後一次重大進攻。

1944年2月開始,城市的重建工作啟動,文化生活也逐步恢復:1944年2月19日,電影院重新開業,2月27日,話劇院重新開放。到1950年,城市的經濟已完全恢復。1953年,電車系統再次投入使用。1956年8月17日,史太林區更名為工業區,德爾任斯基區被撤銷,其區域劃分給工業區和列寧區。

Remove ads

近期歷史

2009年,庫爾斯克的聖母像——俄羅斯東正教最受尊敬的聖像之一,首次在90年內獲得了「引導者」(Hodigitria)的稱號。直至2010年,庫爾斯克仍保持歷史遺址的地位,但俄羅斯文化部於2010年7月29日以第418/339號決議剝奪了該城市的這一地位。

2011年10月29日,庫爾斯克開設了30年來首個新的消防站,配備現代化設備。2012年,庫爾斯克慶祝其980周年。

地理

城市布局

庫爾斯克最初是作為一座堡壘城市建立的,坐落在一座俯瞰平原的山丘上。該定居點被庫爾河(阿穆爾流域)和圖斯卡河包圍,形成了天然的防禦屏障。到1603年,庫爾斯克已成為該地區軍事、行政和經濟中心,負責防禦來自克里米亞汗國的突襲。新堡壘在州長伊萬·波列夫和涅柳布·奧加留夫的領導下建成,庫爾斯克堡壘因其戰略位置而顯得尤為重要,成為南部地區最重要的防禦工事之一。

1782年時,庫爾斯克的建築分布在兩個山丘的高地和庫爾河的山谷中,河岸上有草地和牧場。城市的街道沿山坡而建,許多地方坡度陡峭,行走時幾乎處處都是上坡。城市的發展受到六條溝壑的影響,這些溝壑穿過高地,嚴重阻礙了庫爾斯克的擴展。頻繁的降雨有時會侵蝕山坡土壤,形成壕溝和溝渠。1782年的庫爾斯克規劃是在現有建築的基礎上實施的,屆時城市的主要街道是大莫斯科街(現列寧大街)和赫爾松街(現捷爾任斯基大街)。

庫爾斯克的中心地帶設有強大的防禦工事和自然障礙。周圍則有多個聚落,包括位於丘陵坡道和庫爾河谷的哥薩克聚落和普什卡爾納亞聚落,以及位於平原遠離城市的雅姆斯卡亞聚落。當時的雅姆斯卡亞是一個小村莊,集中在維韋登斯卡婭教堂附近。斯特列列茨卡婭和科熱文尼聚落位於低洼地帶,常常受到圖斯卡河的洪水侵襲。

庫爾斯克的整體布局遵循規整原則。1782年的規劃顯示,庫爾斯克分為兩個部分:納戈爾納亞城和扎庫爾納亞城,二者由庫爾河谷隔開。每一部分由規則的長方形街區構成,主要街道兩側有規劃的街道。納戈爾納亞部分規劃有19條街道,扎庫爾納亞部分則規劃有24條街道。城市入口處的莫斯科街和赫爾松街起點設有廣場,原監獄遺址被拆除,壕溝被填埋,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名為「紅色廣場」的地方。

1782年的新規劃並未充分考慮庫爾斯克地區複雜的地形,儘管在紙上呈現出規範和整齊的結構,仍需對計劃進行大幅修訂。為了實現對居民的全面管理,庫爾斯克被劃分為四個部分,由專員進行管理。城市的重新規劃由省測量師伊萬·費多羅維奇·巴希洛夫和地區測量師伊萬·肖辛及省建築師瓦西里·雅科夫列夫和拉夫連季·卡林諾夫斯基等人共同推進。

隨着城市發展,18世紀末期,庫爾斯克中心地區的建築逐漸增多,包括政府建築(如辦公樓、郵局、法庭、監獄、藥店、醫院等)。1782年的總體城市規劃為庫爾斯克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直到1947年,二戰後才出現新的城市規劃文件。儘管1786年至1836年間,住宅數量增長不大,但庫爾斯克的布局逐漸趨於規整。許多周邊聚落,如雅姆斯卡亞、斯特列列茨卡婭等,直到1917年後才被納入城市範圍。

Remove ads

氣候

更多資訊 庫爾斯克(1991至2020年,極端數據從1833年至今), 月份 ...
Remove ads

經濟與基礎設施

庫爾斯克不僅是行政中心,還是重要的工業中心。其經濟活動主要集中在鐵基工業、化工行業以及大型食品加工產業,反映了周邊「黑土地」地區的豐富農業資源。庫爾斯克磁異常(Курская магнитная аномалия)尤為顯著,這裏是世界上已知的最大鐵礦石儲備,鐵礦石的鐵含量從35%到60%不等。

位於庫爾斯克西南約40公里的庫爾斯克核電站是該地區的重要基礎設施之一,電站包含四個RBMK-1000反應堆,類似於1986年切爾諾貝爾災難中的反應堆。庫爾斯克核電站的最早反應堆自1977年投入運營,而最新的反應堆則在1986年建成。

景點

庫爾斯克擁有眾多歷史悠久的建築和文化景點。市內最古老的建築是聖三一修道院的上教堂,展現了彼得大帝早期統治時期的過渡風格。最古老的世俗建築是羅莫丹諾夫斯基廳,雖然它可能是在18世紀中葉建造的,當時羅莫丹諾夫斯基家族已不存在。

庫爾斯克大教堂建於1752年至1778年,以華麗的巴洛克風格建造,裝飾極為奢華,許多藝術史學家將其歸因於巴托洛梅奧·拉斯特列利。然而,儘管拉斯特列利的參與無從考證,該大教堂確實是葉卡捷琳娜大帝時代巴洛克風格的傑出代表,且並非由皇室委託或在帝國首都建造。

大教堂有兩層,底層供奉聖塞爾吉烏斯,上層供奉卡贊的聖母。上教堂以複雜的聖像屏而著稱,其製作耗時長達十六年。三層的教堂鐘樓因其獨特性而備受關注,聖塞拉芬在七歲時曾從其頂層意外墜落而倖存。復活教堂也在此地,是聖塞拉芬受洗的地方。

標誌性建築還有標誌修道院大教堂(1816-1826年),它採用最純粹的新古典主義風格,圓頂直徑達到20米(66英尺),高度為48米(157英尺)。其內部曾裝飾豐富,色彩斑斕的大理石、金箔和壁畫交相輝映。蘇聯時期,該大教堂曾遭到褻瀆,四個側圓頂和入口處的雙鐘樓被拆除,現計劃恢復其昔日的輝煌。

現代的庫爾斯克是幾所大學的所在地,包括庫爾斯克國立醫科大學、庫爾斯克國立技術大學、庫爾斯克國立大學(前稱教育大學)和農業學院,以及私立的地區開放社會學院(ROSI)。市內還有多處紀念庫爾斯克戰役的現代聖地和紀念碑。

命令站掩體與博物館是專門為紀念在庫爾斯克戰役中英勇作戰的蘇聯T-34坦克部隊而建,展出了T-34坦克。在1943年,這場戰役中超過6000輛裝甲車在庫爾斯克附近的開放區域展開激烈戰鬥,成功阻止了德軍的推進,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東線的轉折點。

庫爾斯克在冷戰期間也扮演了重要角色,曾是哈利諾空軍基地的所在地。附近的中央黑土地自然保護區是一片未曾耕作的大草原,供多種研究用途。

Remove ads

參看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