幡或旛(梵語:पताका,羅馬化:patākā,義爲旌旗、幡旗,音譯波哆迦),為旌旗的總稱,與幢(梵語:ध्वजा,羅馬化:dhvajā,音譯馱縛若;梵語:ketu,音譯計都)同為供養佛、菩薩的莊嚴之具,用以象徵佛菩薩之威德。在經典中多用為降魔的象徵。
古時將幢幡旌旗作為戰鬥打勝仗的示意,以及帝王出行的儀仗,佛教吸收,前者象徵降魔,後者作為莊嚴儀仗。道教也加以吸收,用於莊嚴仙神。
經文記載
- 《維摩經註》:「破敵外國則豎勝幡,道場降魔亦表其勝相。」
- 《觀心論灌頂法師疏》中說:「繒幡,即翻法界上迷生動出之解。幡壇不相離,即動出不動出不相離也。」
- 《華嚴經》<十回向品>中說:「菩薩施上妙幢幡,回向云:『願一切眾生,常以寶繒,書寫正法,護持諸佛菩薩法藏。』」
- 《長阿含》卷四<遊行經>中說:「以佛舍利置於床上,使末羅童子舉床四角,擎持幡蓋,散花燒香,作眾伎樂,供養舍利。」
經典中亦常謂造立此幡,能得福德,避苦難,往生諸佛淨土,又說供養幡可得菩提及其功德,故寺院、道場常加使用,因而成為莊嚴之法具。
構造
幡之形狀,一般是由三角形的幡頭、長方形的幡身、置於幡身左右的幡手,及幡身下方的幡足構成,有大有小。通常是以布製成,也有金銅製、雜玉製、紙製等類。其所懸掛之場所,有時是堂內柱上,有時樹立在佛堂之前庭,或附着於天蓋之四隅。
幡的種類[1]
- 依材質分:金銅幡、板幡、紙幡、玉幡(以寶玉裝飾者)、平幡(平絹所制者)、絲幡(束絲所制者)、木幡(木製)、石幡(石頭雕刻成)等名稱。
- 依色彩色:五色幡(青、黃、赤、白、黑之五色幡,即續色幡)、八色幡(用於灌頂道場,西方阿彌陀佛之三昧耶形)、青幡(請雨經法)、黃紙幡(大元帥法)等名稱。
- 在《灌頂經》中卷十一說黃紙幡用於薦亡:「若四輩男女,若命終時,若已命過,於其亡日,造作黃幡,懸著剎上,使獲福德,離八難苦,得生十方諸佛淨土。幡蓋供養,隨心所願,至成菩提。幡隨風轉,破碎都盡,至成微塵,其福無量。幡一轉時,轉輪王位,乃至吹塵小王之位,其報無量。」
- 依儀禮分:命過幡(人死時,為死者積福時而建)、續命(神)幡(為祈延命而立)、送葬幡、施餓鬼幡。
- 依所掛場所而分:堂幡、高座幡、天蓋幡、庭幡。
- 依幡身所描繪之圖(繪幡)、文字:種子幡(畫上種子字)、三昧耶幡(又稱佛法幡,是描繪佛及菩薩三昧耶形的幡)、佛像幡、蓮華幡、經幡(寫上經文,藏地常見)、佛聖號幡(如寫上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等。
- 經文幡另有其他名目,如《文殊師利問經》有龍子幡,《有部尼陀那目得迦》有師子幡、莫羯羅幡、龍幡、揭路荼幡、牛王幡等。
- 描繪佛、菩薩明王及天部的幡,包括佛像幡、五(或七或八)如來幡、菩薩像幡、明王幡、不動幡、天王幡、七大龍神幡。
- 將幡與傘蓋(梵語:chattra,巴利語:chatta)結合起來的,稱為「幡蓋」、「天蓋」[2]。
另有一種幢幡,是以六角或八角幢型所作的幡,將幢與幡的功德合為一體。
造幡功德
- 《撰集百緣經》卷七<頂上有寶蓋緣>記載,迦毗羅衛國有一個長者之妻子,誕生時空中懸有大幡蓋,因此名其為波多迦(即「幡」)。波多迦後出家得阿羅漢果,受世人敬仰。
-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十方隨願往生經》及《釋門正統》卷四等亦說命終時懸幡可廷壽或招福,此即是「續命神幡」與「命過幡」。[3]
- 《釋迦譜》卷五<阿育王造八萬四千塔記>中說:「塔成造千二百織成幡及雜華,未得懸幡。王身有疾,伏枕慷慨曰:『若威靈有感,願察我至誠,(中略)由是病癒增算十二,故因名為續命幡。』」
- 《灌頂經》卷十一也說及命過幡之功德:「若人臨終之日,當為燒香然燈續明,於塔寺中表剎之上,懸命過幡轉讀尊經竟三七日。所以然者命終人,在中陰中身如小兒,罪福未定應為修福,願亡者神使生十方無量剎土。承此功德必得往生。亡者世若有罪業應墮八難,幡燈功德必得解脫。」
- 密宗則謂幡具有無量佛德,如行者以頂觸幡則來世成道可至佛位,此稱灌頂幡。《秘藏記》卷中也說:「世人皆以幡號灌頂,是以幡功德先為輪王,後終成佛以至佛果,名為灌頂。」
參見
註釋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