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中国工艺美术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常沙娜(1931年3月—),女,滿族,伊爾根覺羅氏,生於法國里昂,中國工藝美術家,敦煌藝術研究學者,中國美術家協會原副主席、顧問,中國共產黨黨員,第七、八、九屆全國人大代表。「敦煌守護神」常書鴻之女。[1][2][3]
常沙娜1931年3月生於法國里昂,而此前常書鴻已在同在里昂留學的好友呂斯百和王臨乙建議下,決定以里昂的河流為未出生的子女命名,如為男孩則以羅訥河(Le Rhône)命名,如為女孩則以索恩河(La Saône)命名,「沙娜」一名則是呂斯百提議的「Saône」中文譯名[4]。1937年,常沙娜與母親陳芝秀從法國馬賽乘輪船回國(此前常書鴻已於1936年先行抵達北平[5]),但在船抵達新加坡時得知七七事變爆發,無法前往北平的母女二人只得隨船轉赴上海,抗戰期間輾轉多地逃難,1939年在貴陽遭遇日機轟炸時死裏逃生,被貴陽天主教堂收容,陳芝秀也因此開始信仰天主教,其後常書鴻一家隨國立藝專遷往昆明,1940年隨着國立藝專再次遷校,又舉家移居重慶[5]。
1942年國民政府教育部成立國立敦煌藝術研究所,常書鴻擔任籌備委員會副主任。1943年秋,常沙娜隨常書鴻、陳芝秀從重慶轉赴敦煌[4]。1945年4月,陳芝秀因到敦煌後在物質和精神生活上不適應,與常書鴻離婚,14歲的常沙娜只得從酒泉河西中學退學,回敦煌照顧弟弟常嘉陵,同時在常書鴻指導下在洞窟里學習臨摹[4]。
1945年7月,國民政府教育部有意撤銷敦煌藝術研究所並停發經費,但在常書鴻爭取下,敦煌研究所得以保留,然而抗戰勝利後已有多人離職,因此常書鴻於1945年冬季到重慶中央研究院述職,途經蘭州時在蘭州雙城門與常沙娜舉辦了常書鴻父女畫展,在山丹培黎學校任教的加拿大籍猶太人葉麗華(Reva Esser)留意到了常沙娜及其畫作,建議常書鴻將女兒送到美國留學[4]。經過常書鴻的爭取,敦煌研究所轉隸中央研究院,常沙娜回到敦煌後也繼續在石窟里臨摹壁畫。1948年,常沙娜赴美國波士頓,在波士頓藝術博物館附屬學校留學,1950年12月乘輪船回國後,在梁思成建議下入職清華大學營建系,成為林徽因的助教,1953年因院系大調整轉赴中央美術學院實用美術系任助教[4]。
1956年,常沙娜在新成立的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擔任染織美術系講師,其後歷任副教授、教授,196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82年出任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副院長,1983年至1998年任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院長[6],此後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於1999年11月20日併入清華大學,改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1998年3月,第九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上,她當選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7][8][9][10]。2003年12月,歐美同學會第五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她擔任副會長[11]。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