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根·貝托爾特·弗里德里希·布萊希特(德語:Eugen Bertholt Friedrich Brecht,1898年2月10日—1956年8月14日)德國戲劇家、詩人。他的劇作在世界各地上演。布萊希特創立並置換了敘事戲劇,或曰「辯證戲劇」的觀念[1]。貝爾托·布萊希特生於德國巴伐利亞奧格斯堡,年輕時曾任劇院編劇和導演,並投身左翼工人運動。1933年後因納粹黨上台而被迫流亡歐洲大陸。1941年經蘇聯去美國,但戰後又在美國遭到反共迫害,不得不於1947年返回歐洲,並自次年起定居東柏林。1951年因對戲劇的貢獻而獲國家獎金,1955年獲列寧和平獎。1956年8月14日布萊希特逝世於東柏林。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
生平
貝托爾特·布萊希特於1898年2月10日出生於奧格斯堡,為其父貝托爾特·弗里德里希·布萊希特(Berthold Friedrich Brecht)與其母威廉明妮·弗里德里克·索菲·布萊希特(Wilhelmine Friederike Sophie Brecht)的長子[2]。他的父親貝托爾特·布萊希特是天主教徒,出身於阿赫恩黑森林地區,並從1893年開始受僱於海因德爾申造紙廠,並從1914年起擔任員工主管。因此布萊希特一家得以遷居造紙廠的宿舍。布萊希特的母親索菲來自新教家庭,其父約瑟夫·弗里德里希(Josef Friedrich)曾是位於上施瓦本勞斯伯格(Roßberg,今屬沃爾夫埃格)的皇家符騰堡州立鐵路員工。布萊希特的弟弟瓦爾特·布萊希特是達姆斯塔特大學的造紙技術教授。他們的祖父在阿赫恩擁有一家平面印刷工廠,曾祖父約翰內斯·米歇爾於1807年出生於施派爾的萊茵海姆(Rheinheim,今屬菲利普斯堡)。布萊希特的祖先可追溯到17世紀左右的克里斯曼·布萊希特。
少年時代的布雷希特被父母暱稱為「歐根」(施瓦本語又稱Aigin,「艾勤」)。布萊希特在奧格斯堡的赤足教堂受洗並且行堅信禮。布萊希特童年時期生活在手工匠的生活圈裏,他家住所的下層就住着一位銼刀工。布萊希特從小內向而害羞,體弱多病,心臟有問題,因此也得到了母親無微不至的關懷照顧。小學畢業後,他在1908年至1917年之間在奧格斯堡的皇家職業高中(今Peutinger-Gymnasium)學習,書還沒讀完,他就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而獲得戰時高中畢業證匆匆畢業。布萊希特很早就顯露出文學才能,早在1913年,他就在日記中寫下:「我要一直寫作。」同年,由他一人主創、編輯、出版的學生雜誌《收穫》出版。其中主要刊登布萊希特創作的愛國主義詩歌、故事及書評。他深受宗教的影響,同年他在《收穫》雜誌上發表了自己的劇作《聖經》。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開戰後,布萊希特在《慕尼黑-奧斯堡晚報》(München-Augsburger Abendzeitung)發表了他的《奧格斯堡戰時信札》(Augsburger Kriegsbriefe)。雖然起先還被廣泛存在的戰爭熱情所感染,但布萊希特在學生時代便已開始明確批評稱,「為祖國而犧牲是美好而榮耀的」的口號僅是為了宣傳,只有笨蛋才會相信。他為此受到學校的停課處罰。幸好他的父親位高權重,加上宗教老師的干預,他才得以繼續留校學習,取代開除處罰的僅是一個口頭警告。[3]
1916年7月,他第一次在《慕尼黑-奧格斯堡晚報》上以「貝爾特·布萊希特」(Bert Brecht)署名。
1917年10月2日起,布萊希特在慕尼黑大學學習哲學、醫學和文學,但不得不在1918年中止學業。[4]雖然布萊希特從當時已成為醫生的學生時代的同學那裏獲得了醫學診斷,藉口心臟問題而不能從軍,他還是被派到奧格斯堡的一個儲備野戰醫院當護理員。[5]
七個城門的底比斯是誰建造的?
書本上列了一些國王的名字。
石頭和磚塊是國王搬的嗎?
還有巴比倫,一再被摧毀,
是誰又一再將她重建?
金光閃閃的利馬的建築工人,
他們住的房子在什麼地方?
砌了一天的城牆,天黑之後,
萬里長城的泥水匠在哪裏過夜?
雄偉的羅馬到處都有凱旋門。
那是誰打造的?
那些羅馬皇帝戰勝的又是誰?
大名鼎鼎的拜占庭
它的居民都住在宮殿嗎?
傳說中的亞特蘭蒂斯,
大海先淹沒奴隸,
然後那些主子才漂浮在黑夜的汪洋中哀嚎。
年輕的亞歷山大征服了印度。
就憑他一人嗎?
凱撒打敗了高盧人,
他該不會連個煮飯的都沒帶吧?
無敵艦隊沉沒的時候,
西班牙的腓力哭了。
沒有別的人哭嗎?
腓特烈大帝在七年戰爭中獲勝。
除了他還有誰獲勝?
頁頁有勝利。
誰來準備慶功宴?
代代出偉人。
誰來買單?
一大堆史實。
一大堆疑問。
1922年,布萊希特就獲得了德國最高的戲劇獎項。1924年,布萊希特受邀擔任德意志劇院的導演。1928年,他改編約翰.蓋伊的三便士歌劇獲得極大的成功,在柏林演了一年。在1928-1930年間,布萊希特曾寫作一系列引起強烈爭議的教育劇。對於教育劇階段的作品,是布萊希特最引人爭議的部分。其中《措施》和《母親》兩劇被認為是宣揚共產主義。但對此羅蘭巴特為文駁斥這個說法,他認為《母親》一劇很明顯的主題即是「母性」。《措施》是布萊希特一系列教育劇最有爭議的一部,布萊希特即是在1933年《措施》演出被警察打斷,而開始流亡時期。但是,在之後他發展出史詩劇場等成熟期作品之後,布萊希特晚年被問及:「如果要有一個劇本作為未來社會主義社會的戲劇形式,那劇本應該是什麼?」布萊希特回答的就是《措施》[6]
還未成為慕尼黑的戲劇家之前,布萊希特在一家報社《人民意志報》找到寫劇評的工作。1922年布萊希特的《夜半鼓聲》在慕尼黑和柏林的劇院上演,藉此布萊希特獲得有名的克萊斯特最佳年輕劇作家獎。布萊希特也開始穩定他的人際關係,於24歲娶了歌劇演唱家瑪麗安娜。次年生了他們的第一個女兒漢娜。雖然結了婚,很少花時間陪妻子和女兒的布萊希特還是有其他的婚姻問題。1924年搬到柏林後,他認識了維也納信仰共產主義的女演員海倫娜·魏格爾,並積極的追求海倫娜。海倫娜還為他生了一個私生子叫做施坦芬。後來布萊希特也認識了伊利沙伯·霍普特曼,並和她合作。1926年布萊希特 和瑪麗安娜離婚,1929年和海倫娜結婚。
1933年國會縱火案發生後,布萊希特和他的家人逃到蘇黎世,後來又到丹麥、芬蘭,1941年旅行經過莫斯科、海參崴、聖·彼得羅港。直到1954年布萊希特獲頒列寧和平獎。
在蘇黎世的旅館,布萊希特見到了亨利希·曼、安娜·西格斯和本雅明,與他們結下友誼;在莫斯科,他觀看了京劇演員梅蘭芳的訪問演出;在荷里活,他跟喜劇演員卓別林成了朋友,還與當時訪問美國的老舍相談甚歡。
成就
布萊希特從倡導歌劇改革入手,在理論和實踐上進行敘事劇(史詩劇場)實驗,特別吸收中國戲曲藝術經驗,形成了獨特的表演方法,並提出了間離效果理論。在20世紀上半,他與艾爾溫·皮斯卡托同為德國乃至歐洲史詩劇運動的領軍人物。他的主要戲劇理論著作為《梅辛考夫》,代表性劇作有《勇氣媽媽》、《四川好人》、《高加索灰闌記》、與《伽利略傳》等。
亞里斯多德在《詩學》中將敘事分為:歷史、史詩、與戲劇,並定義戲劇為「對人類行動的模仿...以引發觀眾的憐憫與遺憾之洗滌」,亞里斯多德認為戲劇優於史詩。布萊希特所主張的史詩劇場理論反對這種美學傳統,他認為劇場應該要破除虛構的現實,並且引發觀眾對社會現況的理性思考,以取代戲劇幻覺帶來的情緒宣泄。他主張的間離(陌生化)效果便是刻意打斷觀眾沈浸於戲劇幻覺。
布萊希特同時作為詩人也寫出了大量左翼詩歌,其中的《統一戰線之歌》被漢斯·艾斯勒譜寫成為歌曲,至今仍是德國左翼工人運動最為著名的革命歌曲之一 。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