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干維爾自治區(英語:Autonomous Region of Bougainville)是巴布亞新畿內亞唯一的自治區。自治區由布干維爾島、布卡島及鄰近小島組成,面積9384平方千米,人口249358,臨時首府布卡。由於是地理概念上所羅門群島的一部分,歷史上曾被稱作北所羅門。
布干維爾自治區 Autonomous Region of Bougainville | |
---|---|
格言:「和平、團結、繁榮」 | |
國歌:《我的布干維爾》[1] | |
首都 | 布卡(臨時) 6.3754° S, 155.3807° E |
最大城市 | 阿拉瓦 |
官方語言 | 英語 |
其他語言 | 巴布亞皮欽語 北布干維爾語 南布干維爾語 |
政府 | 自治區 |
• 主席 | 伊斯邁爾·托羅阿馬 |
• 副主席 | 柏德烈·尼西拉 |
立法機構 | 眾議院 |
成立 | |
• 自治 | 2002年6月25日 |
• 獨立公投 | 2019年12月7日 |
面積 | |
• 總計 | 9,384平方千米 |
人口 | |
• 2011年估計 | 249358 |
人類發展指數 | ▲ 0.595[2](2019年) 中 · 153rd |
貨幣 | 巴布亞新畿內亞基那(PGK) |
時區 | UTC+11(布干維爾標準時間[錨點失效]) |
行駛方位 | 靠左行駛 |
電話區號 | +675 |
布干維爾將在不早於2025年、不晚於2027年的時間點正式宣佈獨立。[3]
歷史
1768年,法國海軍上將路易斯·安東尼·布干維爾率船隊抵達該地區,布干維爾島由此得名。1886年,該地區成為德屬新畿內亞的一部分。在德國殖民時期,天主教傳入該地區,並成為該地區的主流宗教。根據1919年《凡爾賽條約》,澳洲得到國際聯盟授權,從1920年起對該地區實行託管統治,該地區成為新畿內亞領地的一部分。1975年,在巴布亞新畿內亞宣佈獨立前不久,該地區宣佈成立北所羅門共和國,但沒有得到國際社會承認。1976年,該地區被併入巴布亞新畿內亞。圍繞潘古納銅礦區產生的衝突成為布干維爾內戰(1988年–1998年)的主要誘因,內戰導致多達20000人死亡。2000年,巴布亞新畿內亞政府與游擊隊布干維爾革命軍簽訂和平協議。2002年,布干維爾自治政府成立。自治區的立法機構是布干維爾眾議院。
根據與巴布亞新畿內亞中央政府達成的協議,布干維爾自治政府決定於2019年6月15日舉行獨立公投,後與巴布亞新畿內亞政府協商延遲至10月19日[4],隨後又延遲至11月23日舉行獨立公投;12月11日公投結果出爐,超過98%的有效選票支持獨立;公投結果需經巴布亞新畿內亞國民議會批准通過後才會具備法律效力。[5][6]
2021年7月7日,巴布亞新畿內亞總理詹姆斯·馬拉佩和布干維爾自治區主席伊斯邁爾·托羅阿馬在瓦巴格會面,雙方會談決定,布干維爾將在不早於2025年、不晚於2027年的時間點正式宣佈獨立。[3]
行政區劃
布干維爾自治區下轄3個區,每個區下轄若干個鄉村法人[7]。
參見
參考資料
擴展閱讀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