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布爾諾
捷克城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Remove ads
布爾諾(捷克語:Brno 捷克語發音:[ˈbr̩no]( 聆聽);德語:Brünn;拉丁語:Bruna;意第緒語:ברין,Brin),或譯布隆,是捷克的第二大城市,自1641年起就成為摩拉維亞的中心城市,現在也是南摩拉維亞州的首府。
布爾諾是捷克共和國的特權市,以人口數量和面積排名為捷克共和國第二大城市,同時也是摩拉維亞地區最大的城市及其歷史上的首都。布爾諾是南摩拉維亞州的行政中心,位於州的中心地帶,並構成獨立的布爾諾市區。
城市總面積為230.18平方公里[6],居住人口超過20萬,而布爾諾大都會區的總人口則約為70萬[7]。城市內有斯維特卡河與斯維塔瓦河交匯於南部區域。
布爾諾是捷克共和國的司法中心,擁有憲法法院、最高法院、最高行政法院以及最高檢察院的所在地。此外,布爾諾作為重要的行政中心,還設有多家具有國家級職能的機構,包括捷克公共權利保護人辦公室[8]、經濟競爭保護局[9]以及國家農業與食品檢驗局[10]。根據法律規定,布爾諾還設有捷克電視台布爾諾分台[11]和捷克廣播布爾諾分台的工作室。
布爾諾以其悠久的歷史、豐富的文化以及多樣的建築風格著稱,同時也是摩拉維亞的教育與科技中心。城市內著名的景點包括史皮爾伯克城堡、聖彼得與保羅大教堂、以及被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的圖根哈特別墅。
Remove ads
名稱
布爾諾的名稱最早在12世紀以「Brnen」的形式出現。在12世紀的文獻中首次提到布爾諾名稱,形式有「Brnen」、「Brenne」、「Brynen」和「Birnen」,這些名稱用來指布爾諾城堡。《布拉格編年史》詳細記載了1091年弗拉迪斯拉夫一世領軍進入摩拉維亞並圍攻布爾諾城堡。[12]
形容詞「brnný」是布爾諾名稱的來源,意指「泥土的」,源自名詞「brn」,意為「泥土」或「淤泥」。布爾諾城堡因建於富含泥土的山丘上得名。後來,「Brnno」這一詞形指代城堡附近的村莊。拉丁語「Brunna」和德語「Brünn」沿用了捷克語的發音模式。[13] 猶太人用希伯來語稱其為「מברונא」(Brona),在意第緒語中稱為「ברין」(Brin)。[14]
歷史
5世紀開始已經有人居住,至1243年獲得特許狀。14世紀當局輪流在布爾諾與奧洛穆茨召開地區議會。胡斯戰爭時的親胡斯軍隊、三十年戰爭的瑞典,以至普魯士在1742年的攻勢,都未能讓這座城陷落。
1777年升為教區。18世紀開始工業化,被譽為「摩拉維亞的曼徹斯特」。1847年安裝煤氣街燈,1867年開始電車服務。但同時舊城堡亦成為監獄,囚禁奧匈帝國的政治犯。該區域歷史上一直是德意志人聚居區。
在捷克斯洛伐克成立的同一年(1919年),馬薩里克大學成為捷克第二所大學。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遭受嚴重破壞。1944年至1945年間,盟軍多次轟炸布爾諾,至少造成1,200人受傷,1,278座建築物被毀。[15]戰後該地區德意志人都被驅逐。戰前當地是現代主義文化的中心之一。由密斯·凡·德羅設計的圖根哈特別墅在2002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在布爾諾的聖湯瑪斯修道院,遺傳學家孟德爾完成了豌豆花雜交實驗,提出了遺傳學定律。
Remove ads
名人
建築
姐妹城市
圖集
-
布爾諾展覽中心
-
布爾諾環城大道
-
新市政廳
-
布爾諾火葬場
-
馬電車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