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氏若鰺(學名:Carangoides bartholomaei)是一種鰺科海魚。它們分佈在大西洋,由麻薩諸塞州東岸至巴西,與及離岸島嶼。它們顎的長度及條鰭的數量與其他鰺科有所不同。它們的體型算是大,最長可達1米及最少重14公斤。它們棲息在礁,會獨立或成群的生活。它們是掠食性魚類,主要吃其他小魚。它們長達23-32厘米就達至性成熟,並會於2月至10月在離岸海域產卵。它們的經濟效益並不怎麼重要,味道一般。
分類及命名
巴氏若鰺分類在若鰺屬中。[1]它們最初是由法國分類學家喬治·居維葉於1833年基於聖巴泰勒米島搜集的標本而描述。[2]他將之分類在鰺屬中,並以其發現地的聖巴泰勒米島來取種小名。它們的分類到現今仍然有爭議,一些學者將之分類到若鰺屬中,但仍有一些堅持最初的鰺屬的分類。[3][4]
特徵
巴氏若鰺的體型屬典型的若鰺屬,體型呈中等深度及壓長,背部較腹部突出。[4]它們是大型的魚類,最長可達1米及重14公斤。頭頂由吻至頸背稍為彎曲,眼睛有脂肪組織的眼簾。其上顎未及眼睛的內緣。上下顎有絨毛狀的牙齒,向前逐漸擴闊。背鰭分為兩部份,第一部份包含7條鰭刺,第二部份就有25-28條軟鰭條。臀鰭像第二背鰭,先有兩條分開及緊接一條鰭刺,後有21-24條軟鰭條。背鰭及臀鰭些微突出,胸鰭呈鐮狀,比頭部還要長。體側線前部輕微彎曲,彎曲的部份比後方直的部份長。體側線直的部份長22-28塊鱗甲,身體的其他部份由光滑的鱗片覆蓋。尾柄有雙邊的脊。它們共有24塊脊骨及24-40塊鰓耙。[4]
巴氏若鰺背部呈淡黃綠藍色,底部呈銀色。幼魚有5行直間,逐漸會變成斑點,並最終消失。鰭透明,往往都帶有金褐色彩。[4]年長的魚的黃色較深,很多的鰭都呈鮮黃色。
分佈及棲息地
巴氏若鰺分佈在西大西洋的熱帶及亞熱帶海域,由美國麻薩諸塞州至巴西馬塞約海岸。它們也分佈在東大西洋的離岸島嶼,包括百慕達、巴哈馬、西印度群島及加勒比海。[4]除了它們和棒鰺是分佈在大西洋外,其他的若鰺屬都是分佈在印度洋-太平洋海域的。
巴氏若鰺很少會游到近岸的水域,較為喜歡離岸的礁及島嶼,或是大陸棚以下遼闊的海域。[5]雖然它們很少會到美洲的淺水區,但在加勒比海島的沙質淺水區很多時都可以見到它們和其他魚類。[6]
生物學
巴氏若鰺是掠食性魚類,會個別或成群的出沒。其主要獵物是小魚[5]或底棲區的細小生物。[6]它們也有跟蹤的特色,會跟隨較大的魚類,並從中獲得好處。它們也會像真骨附類般跟蹤鰻、魟科及鉸口鯊。[7]也曾有發現它們跟蹤飛角魚科,雖然飛角魚科比巴氏若鰺細小,但它們可以翻起底質,將多種生物翻出來供食用。[6]有時巴氏若鰺會反轉被其他大型魚類跟蹤。巴氏若鰺會吃飛旋海豚的排出物。其他同區的鰺科也有類似的行為。[8]
不同地區的巴氏若鰺會於不同時間達至性成熟。在古巴的雄魚及雌魚分別到了30厘米及32厘米長就達至性成熟;在牙買加,雄魚只要23厘米長就達至性成熟。它們會於2月至10月間在離岸海域產卵。[5]在伯利茲,它們會成群的產卵,群落的數量達300條,大部份都在日出前產卵。[9]幼魚會在海面生活,利用身體的顏色偽裝躲在水母或馬尾藻中。[10]幼魚會游一段長距離到達墨西哥灣暖流,可能因此而令它們到達麻薩諸塞州。[11]
與人類關係
巴氏若鰺是次要的商業漁獲。它們也會被休閒垂釣,不過很多時都不是主要目標。它們是一般的美味,有新鮮的或醃製的出售。[4]在西印度群島,它們帶有雪卡毒,並被列為高危物種,因它們的掠食性而使毒素留在身體。[12]它們是第一種被確認為太平洋以外含有雪卡毒的魚類,不過其雪卡毒在生物化學上與太平洋物種的略有不同。[13]
參考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