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里·詹姆斯·馬歇爾(英語:Barry James Marshall,1951年9月30日),出生於澳洲西部城市卡爾古利,是西澳大學臨床微生物學教授。他的主要成就是證明了幽門螺旋桿菌是造成大多數胃潰瘍胃炎的原因,並因此在2005年得到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而在此之前醫學界普遍認為胃潰瘍主要是因壓力、刺激性食物以及胃酸過多所引起的。

Quick Facts 巴里·馬歇爾Barry Marshall, 出生 ...
巴里·馬歇爾諾貝爾獎得主
Barry Marshall
巴里·馬歇爾,攝於2019年。
出生 (1951-09-30) 1951年9月30日73歲)
 澳洲西澳大利亞州卡爾古利
公民權澳大利亞
知名於發現幽門螺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
獎項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2005年)
科學生涯
研究領域醫學微生物學
機構西澳大學
維吉尼亞大學[1]
Close

生平

馬歇爾於1974年在西澳大學獲得醫學本科學位。1981年在皇家佩思醫院做內科醫學研究生時遇到了一位對胃炎感興趣的病理學家羅賓·沃倫,他們一起研究了與胃炎一起出現的螺旋桿菌。1982年,他們做出了幽門螺旋桿菌的初始培養體,並發展了關於胃潰瘍與胃癌是由幽門螺旋桿菌引起的假說。

幽門螺旋桿菌假說在剛剛提出時被科學家和醫生們嘲笑,他們不相信會有細菌能生活在酸性很強的胃裏面。為了讓人們注意到這個理論,馬歇爾服用了試管裏面的細菌並且在不久後罹患胃潰瘍,而後使用抗生素治癒了胃潰瘍。1984年,在弗里曼特爾醫院,馬歇爾教授完成了幽門螺旋桿菌與胃潰瘍之間的柯霍假設。此後,他一直在美國弗吉尼亞大學做研究,直至1997年返回澳大利亞。自1998年至2003年,馬歇爾教授在西澳大利亞大學主持伯內特研究補助金項目。[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005年,卡羅琳醫學院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馬歇爾博士和他的長期合作夥伴羅賓·沃倫,以表彰他們「發現了幽門螺旋桿菌以及它們在胃炎和胃潰瘍中的作用」。馬歇爾教授目前仍在研究幽門螺旋桿菌,並在西澳大利亞大學管理一個分子生物學實驗室。

獲得榮譽

  • 1995年獲美國阿爾波特·拉斯克臨床醫學獎(Albert Lasker AwardAlbert for Clinical Medical Research)
  • 1996年獲Gairdner基金會國際獎(1996)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