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經濟指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綜合消費物價指數(英語:Consumer Price Index,縮寫:CPI),中國大陸稱為居民消費價格指數,香港稱為綜合消費物價指數,台灣稱為消費者物價指數,在經濟學上,是反映與居民生活有關的產品及勞務價格統計出來的物價變動指標,以百分比變化為表達形式。它是衡量通貨膨脹的主要指標之一。一般定義超過3%為通貨膨脹,超過5%就是嚴重通貨膨脹[2]。CPI往往是市場經濟活動與政府貨幣政策的一個重要參考指標。CPI穩定、就業充分及GDP成長往往是最重要的社會經濟目標[3]。如果消費者物價指數升幅過大,表明通脹已經成為經濟不穩定因素,國家會有緊縮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風險,從而造成經濟前景不明朗。因此,該指數過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場歡迎。可用的手段有加息、緊縮銀根、採取穩健的財政政策、增加生產、平抑物價等[4]。
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測量的是隨着時間的變化,包括多種(常有幾百種)商品和服務零售價格的平均變化值。這多種商品和服務會被分為幾個主要的類別。在計算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時,每個類別都有一個能顯示其重要性的權重。這些權重是透過向成千上萬的家庭和個人調查他們購買的產品和服務而確定的。權重會經常修正,以符合實際狀況。CPI是固定的數量價格指數並且無法反映商品品質的改進或下降,對新產品也不加考慮。如果CPI扣除容易波動的食物與能源的統計數字,此數據稱為「核心物價變動率」,當核心物價變動率低於3%時,經濟 成長率應是處於相對低的水平。
or
另一種計算方式為 。「最新成本」指的是某個商品/服務在給定年份的價格(例如:今天的麵包價格),「基準成本」是該商品/服務初始年份的價格(例如:1970年的麵包價格)。[5]
許多價格指數都是通過計算加權平均(權重總和為1或100)得到。
例:22,000家商店的85,000件物品和35,000個租賃單位的價格相加並計算平均值。 不同類型商品/服務的權重為:住房41.4%;食品和飲料17.4%;交通17.0%;醫療保健6.9%;服裝6.0%;娛樂4.4%;其他6.9%。 稅收(43%)不包括在CPI計算中。[6]
其中, 之和並不一定等於1或100。
美國的消費者物價指數是涵蓋了房屋支出、食品、交通、醫療、成衣、娛樂、其他等七大類商品的物價來決定各種支出的權數[7]。
2024年,美國勞工部公佈的數據顯示,美國4月綜合消費物價指數(CPI)年率升3.4%,符合市場預期,較上月前值3.5%有所回落。[8]
CPI 總指數為所有家庭購買各種商品及服務價格變動的加權平均情況;由於每個家庭購買的內容及頻度不同,且可能差異懸殊,總指數變動與個人對物價漲跌的感受,常有落差,此種現象,各國皆然。依日本、歐盟、加拿大及英國等研究結果顯示,一般民眾對購買頻度較高商品之價格漲跌感受較為深刻,例如食物類價格短期波動,多數家庭時有感受,至於久久才購買 1 次的 3C 電子產品,其價格變化容易忽視。
但在計算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時,每一個類別都有一個能顯示其重要性的權重。這些權重是通過向成千上萬的家庭和個人調查他們購買的產品和服務而確定的。權重會經常修正,以符合實際情況。 [15]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