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戈爾·古斯塔沃維奇·安德烈森(愛沙尼亞語:Nigol Andresen;俄語:Нигол Густавович Андресен;1899年10月2日—1985年2月24日),愛沙尼亞、蘇聯作家、政治人物。曾任愛沙尼亞外長、愛沙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教育人民委員、人民委員會副主席、最高蘇維埃主席團副主席、代主席等職務。[1]
生平
- 1899年10月2日出生於哈利亞拉的一個小農家庭。1918年畢業於拉克韋雷師範學院。
- 1918年-1919年,納爾瓦約埃蘇小學教師。
- 1919年-1920年,拉克韋雷女子中學教師。
- 1920年-1931年,塔林男子商業學校、雅各布·韋斯特霍爾姆男子中學愛沙尼亞語教師;塔林法國學院文學教師。1922年加入愛沙尼亞社會民主工黨。
- 1928年-1933年,愛沙尼亞社會主義青年聯盟主席。
- 1932年-1937年,愛沙尼亞國會議員。期間,1934年3月-1939年2月,馬克思主義勞動人民工會主席,愛沙尼亞工人聯合會和愛沙尼亞工人教育協會理事會成員。1934年因頻繁與愛沙尼亞共產黨接觸被開除出黨。
- 1938年,因在工人大會上發表革命演講而被起訴並被捕。
- 1939年2月,在塔林郊外被政治警察驅逐出境,流亡蘇聯。
- 1940年6月-8月,愛沙尼亞外交部長。他大力支持蘇聯吞併愛沙尼亞。1940年7月加入聯共(布)。
- 1940年8月-1946年,愛沙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人民委員會副主席兼教育人民委員。蘇德戰爭期間流亡俄羅斯,曾參與雅羅斯拉夫爾藝術團和愛沙尼亞作家聯盟(1943)的組建工作。
- 1946年-1949年8月,愛沙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最高蘇維埃主席團副主席。期間,1946年11月-1947年3月,愛沙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代主席。當蘇聯政府下令銷毀違背其意識形態的書籍時,安德烈森不僅試圖保護愛沙尼亞圖書館,而且他以一種安靜的方式捍衛它,其中沒有留下太多書面痕跡。
- 1950年3月,愛共(布)五屆八中全會召開。他與其他幾位愛沙尼亞共產黨領導人(尼古拉·卡羅塔姆、愛德華·帕爾、阿諾德·魏默)一起被指控為資產階級民族主義者,被開除黨籍。1950年3月24日被捕,1952年1月被判處25年有期徒刑,在西伯利亞的一個勞改營服刑。1955年平反。1961年恢復黨籍。
- 返回愛沙尼亞後,安德烈森從事文學編輯和翻譯工作。1980年,他支持捍衛愛沙尼亞語言地位的《四十位知識分子的來信》。
- 1985年2月24日於塔爾圖逝世,享年85歲。葬於塔林森林公墓。
安德烈森是第1屆蘇聯最高蘇維埃民族院代表;第1-2屆愛沙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最高蘇維埃代表。[2]
文學創作
安德烈森是一位以詩人、翻譯家和文學評論家而聞名的知識分子。在1920年代,他還是愛沙尼亞戲劇院的劇作家。1927年,他以筆名Ormi Arp出版了詩集《地球》,描述了「從共產主義意識形態的角度來看不同的大陸和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安德烈森還發表了一些政治文章。他還翻譯了卡爾·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等社會主義經典著作。
戰後,安德烈森出版了關於當代作家的重要專著。他還擔任編輯,經常撰寫引言和序言。他對文學史的一些詳細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他翻譯了丹麥語、德語、芬蘭語、法語、俄語和瑞典語的許多作品。
榮譽
- 勞動紅旗勳章
- 兩次愛沙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約翰·斯穆爾文學獎(1980,1984)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