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宜公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尹宜公

尹宜公(1924年10月21日—2005年12月13日),雲南彌渡人,詞曲作家,政治人物。代表作《小河淌水》。[1]

Thumb
尹宜公,1956年

生平

Thumb
尹宜公故居

尹宜公生於彌渡縣密祉鎮文盛街。[2]其父尹域(字建莘)為小學教師。[3]尹宜公在彌渡中學讀初中,後到昆明南菁中學讀高中。1942年,考入雲南大學政治系,後轉外語系,但因身體原因休學在家,並開始在彌渡中學任英語教師。[4]1944年返回雲大,參加由中共領導的海嘯聲樂隊,同年加入新民主主義青年聯盟;1946年,尹宜公成為海嘯聲樂隊負責人之一,同年海嘯聲樂隊被國民黨當局要求解散,故秘密更名為雲大南風合唱團轉入雲大繼續活動;當年,在合唱團指揮江鶩的提議下創辦了革命音樂刊物《教學唱》。[4]

1947年春,尹宜公根據彌渡民歌《放羊調》創作出《小河淌水》[註 1],連同他整理的另外幾首彌渡民歌,包括《繡香袋》《大理海子挨挨》《隔山叫你山答應》《竹四郎》等,一同發表在1947年第二期《教學唱》的民歌專集上,署名為趙華。[5][2]

1947年4月,尹宜公加入中國共產黨,並擔任學生自治會常委。[2]1947年10月,因被通緝,轉移到峨山工作。[3]1948年9月,受派回到彌渡工作。[2]1949年3月,中共彌渡地下支部成立,尹宜公任支部書記。1949年8月,中共彌渡區委成立,尹宜公任區委書記。雲南解放後歷任中共滇西地委委員、宣傳部部長,楚雄思茅地委宣傳部副部長等職。[2]1958年被劃為「右派」。[6]1979年平反後歷任思茅地委副秘書長,民族事務委員會主任,政策調研室主任,《民族工作》雜誌主編等職,1986年離休,1988年又出任雲南民族出版社代總編。[1]

2005年12月13日在昆明病逝,享年81歲,[3]葬於昆明金寶山藝術陵園名人苑。[7]

位於密祉鎮小河淌水景區內的尹宜公故居被列為大理州革命遺址。[8][9]

註釋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