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氣球(英語:Speech balloons)又稱說話氣泡(speech bubbles)、對話氣球(dialogue balloons)、文字氣球(word balloons)和對話框,是漫畫書、漫畫和卡通中最常用的圖形常規,主要是為了表現漫畫中登場人物的台詞,讓文字(以及更少的圖片)代表漫畫中某個角色的說話或想法。通常,在表示思想的氣球和表示大聲說話的氣球之間有一個正式的區別;傳達思想的氣球通常被稱為思想氣泡(thought bubble)或會話雲(conversation cloud)。
此條目可能包含原創研究。 (2016年6月23日) |
歷史
早在西元六世紀至九世紀的中美洲藝術作品中,就可以看見類似對話框的「對話軸」,這是一種用長條型圖案來表示說話的藝術型式。而在西方藝術中,這種手法在十六世紀普遍被使用,也可以在美國獨立戰爭期間的一些政治漫畫中看到[2]。後來、隨着漫畫的發展,在二十世紀之後對話框的形式越來越統一,但在不同文化下(如美國和日本)的對話框仍然有很大的差別。
早期的美國或歐洲漫畫很少使用對話框,在畫面中通常沒有文字,並將對話或文字放到漫畫之下、類似註腳的形式,盡可能不佔用畫面。
而日本漫畫的對話框通常是由線條畫成的橢圓形或矩形,帶有一個突起的尖角,漫畫的台詞、對白以及各種由角色發出來的聲音會被放在這裏,突起的尖角會指向那個發出聲音的人或物,以表示那是由他發出的聲音。
許多漫畫家的對話框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以下敘述通俗的對話框用法:
- 聲音越大聲、對話框就越大,文字也會越大,反之則越小。有些文字甚至可以突破邊框
- 角色的內心話不會有突起尖角,而是改用由小至大的橢圓形,或不使用對話框,直接寫在畫面空白處
- 在表示驚嘆時,對話框的邊緣會是鋸齒狀,表示緊張時,對話框的邊緣是波浪型。
Windows 2000開始,對話框元素也出現於系統狀態列的通知訊息,以及對話盒的詢問圖示。
2021年7月23日,2020東京奧運開幕典禮的各國運動員進場時,寫有代表團名的牌子也以漫畫對話框做為裝飾,以突顯日本漫畫文化。[3]
參考資料
關聯條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