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波望遠鏡(英語:Radio telescope)是一個專門的天線無線電接收機,在無線電天文學用來接收天空中從天文無線電源無線電波[1][2][3]。電波望遠鏡的外形差別很大,有固定在地面的單一口徑的球面電波望遠鏡,有能夠全方位轉動的類似衛星接收天線的電波望遠鏡,有電波望遠鏡陣列,還有金屬杆製成的電波望遠鏡。

Thumb
地球大氣對於不同波長電磁輻射的阻攔率。
Thumb
位於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帕克斯天文台的64米口徑電波望遠鏡。
Thumb
位於美國新墨西哥州的綜合孔徑電波望遠鏡甚大天線陣VLA)。
Thumb
格陵蘭望遠鏡位於格陵蘭,由臺灣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主導興建,為全球特長基線干涉陣列成員之一。

1931年,美國貝爾實驗室央斯基用天線陣接收到了來自銀河系中心的無線電波。隨後美國人格羅特·雷伯在自家的後院建造了一架口徑9.5米的天線,並在1939年接收到了來自銀河系中心的無線電波,並且根據觀測結果繪製了第一張無線電天圖。無線電天文學從此誕生。雷伯使用的那架天線是世界上第一架專門用於天文觀測的電波望遠鏡。

20世紀60年代天文學取得了四項非常重要的發現:脈衝星類星體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星際有機分子,被稱為「四大發現」。這四項發現都與電波望遠鏡有關。

天文望遠鏡的極限解像度取決於望遠鏡的口徑和觀測所用的波長。口徑越大,波長越短,解像度越高。由於無線電波的波長要遠遠大於可見光的波長,因此電波望遠鏡的分辨本領遠遠低於相同口徑的光學望遠鏡,而電波望遠鏡的天線又不能無限做大。這在無線電天文學誕生的初期嚴重阻礙了電波望遠鏡的發展。

1962年,英國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馬丁·賴爾Ryle)利用干涉的原理,發明了綜合孔徑電波望遠鏡,大大提高了電波望遠鏡的解像度。其基本原理是:用相隔兩地的兩架電波望遠鏡接收同一天體的無線電波,兩束波進行干涉,其等效解像度最高可以等同於一架口徑相當於兩地之間距離的單口徑電波望遠鏡。賴爾因為此項發明獲得197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favicon
3 sources

干涉原理示意圖

Thumb Thumb

目前無線電天文學領域已經廣泛應用長基線的干涉技術,將遍佈全球的電波望遠鏡綜合起來,獲得了等效口徑相當於地球直徑量級的電波望遠鏡。美國建設了VLBA,歐洲建設了歐洲甚長基線干涉測量網絡英語European VLBI Network(EVN),二者組成了"全球VLBI網",在頻率高於5GHz獲得亞毫分秒(Sub-milliarcsecond)的解像度[4]。臺灣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及其合作者美國哈佛史密松天文物理中心,曾於2009年建議將一座電波望遠鏡架設於格陵蘭,以實現次毫米波全球特長基線干涉陣列submm-VLBI,取得極高角分辨力[5],該座名為「格陵蘭望遠鏡」之天線碟已於2017年建置完成,於2018年1月試觀測成功,與「事件視界望遠鏡」Event Horizon Telescope)成員連線觀測。

faviconfavicon
2 sources

目前世界上已建成和在建的一些著名電波望遠鏡

favicon
1 sources

參閱

延伸閱讀

  • (英文)Rohlfs, K., & Wilson, T. L. (2004). Tools of radio astronomy.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library. Berlin: Springer.
  • (英文)艾薩克·阿西莫夫 (1979年). Isaac Asimov's Book of facts; Sky Watchers. New York: Grosset & Dunlap. Page 390 - 399. ISBN 0-8038-9347-7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