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翼龍學名Cryodrakon,意為「嚴寒之龍」)是神龍翼龍科翼龍的一個屬,生存於晚白堊世期間的今加拿大一帶。屬下包括單一物種北風寒翼龍Cryodrakon boreas),發現於恐龍公園組[1][2][3]

Quick Facts 科學分類, 模式種 ...
寒翼龍屬
化石時期:坎帕階76.5 Ma
Thumb
復原圖英語Life restoration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蜥形綱 Sauropsida
目: 翼龍目 Pterosauria
科: 神龍翼龍科 Azhdarchidae
亞科: 風神翼龍亞科 Quetzalcoatlinae
屬: 寒翼龍屬 Cryodrakon
Hone et al., 2019[1]
模式種
北風寒翼龍
Cryodrakon boreas

Hone et al., 2019[1]
Close

發現及歷史

Thumb
寒翼龍發現地點(頂部)

自1972年來,阿爾伯塔省便有發現大型神龍翼龍科骨骼的報道,這也是加拿大發現的首批翼龍化石。[4]它們有時被歸入風神翼龍未定種。[5]米高·哈比卜(Michael Habib)的後期研究表明其代表科學意義上的新分類單元[2]

2019年,模式種北風寒翼龍(Cryodrakon boreas)由哈比卜與大衛·霍恩(David William Elliott Hone)及弗朗索瓦·塞里恩(François Therrien)共同命名並描述。屬名取自希臘語κρύος/kryos(冰凍的、寒冷的)及δράκων/drakon(龍)。種名意為「屬於玻瑞阿斯(北風)的」,也可直譯為「來自北方的」。[1]哈比卜曾考慮將種名取為Cryodrakon viserion以致敬《權力的遊戲》中的冰龍。[2]

正模標本TMP 1992.83發現於恐龍公園組的一層中,時間可追溯至坎帕階晚期(7670至7430萬年前),而發挖地點位於該時期較下層或較古老邊界附近。標本由缺少顱骨的部分骨骼組成,包括四節頸椎、一根肋骨、一個肱骨、一個翼骨、一個第四掌骨、一個脛骨及一個跖骨[2]該骨骼於1992年在Q207採石場中出土,並於1995年報道及部分描述。[6]骨骼脫節但彼此關聯,代表一隻發育不成熟的動物。它是除那些單獨的骨頭外在加拿大發現的唯一翼龍骨骼。[7]

恐龍公園組的所有已知神龍翼龍科材料均被歸入該物種。其中包括頸椎TMP 1996.12.369、TMP 1981.16.107、TMP 1980.16.1367、TMP 1989.36.254和TMP 1993.40.11;肩胛烏喙骨TMP 1981.16.182;尺骨TMP 1965.14.398;第四掌骨TMP 1979.14.24、TMP 1987.36.16和TMP 2005.12.156;翼指骨TMP 1972.1.1、TMP 1982.19.295和TMP 1992.36.936以及股骨TMP 1988.36.92。這些骨骼代表各年齡段的個體,其中包括幼龍及一件大型成體標本。大部分骨骼皆屬於中等體型的動物。2019年僅有頸椎被詳細描述,身體其它部位骨骼則早在2005年就已描述過。[2]

描述

Thumb
正模標本第四頸椎、肱骨、翼骨及脛骨
Thumb
正模標本翼骨
Thumb
正模標本第四頸椎
Thumb
正模標本左肱骨

材料屬於各種體型的個體。標本TMP 1996.12.369是一節僅有10.6毫米(0.42英寸)長的第四頸椎,屬於一隻翼展估計約2米(6.6英尺)寬的幼年動物。[1]包括正模標本在內的大部分骨骼尺寸與勞氏風神翼龍相似,[1]表明翼展長約5米(16英尺)。[2]原於1982年錯誤鑑定為腿骨的標本TMP 1980.16.1367實則是一節第五頸椎,原始長度估計為50厘米(1.6英尺),表明該動物的體型幾乎與諾氏風神翼龍正模等同,[1]後者翼展最初估計為13米(43英尺),[5]但後來縮小為10米(33英尺)。[1][2][8]

寒翼龍比例近似風神翼龍及其它長頸衍生神龍翼龍科,儘管較粗壯的骨骼可能表明其稍重一些。[1]

可根據頸椎上的兩項特徵區分寒翼龍和其它所有已知神龍翼龍科。側氣腔孔即一對連通神經管兩側氣腔的小孔位於神經管英語neural tube下緣附近,而其它神龍翼龍科(歐洲神龍翼龍除外)則位於更高的位置上。第二項鑑定特徵與後外關節突英語exapophyses即靠近椎骨間突出後連接面(髖臼)的大型骨突有關。寒翼龍後外關節突寬且短,與髖臼明顯分離,關節面均朝向下方。[1]

分類

寒翼龍於2019年被歸入神龍翼龍科。未給出精確的系統發育分析以闡明其與其它神龍翼龍科的確切關係。寒翼龍可能是北美已知最古老的神龍翼龍科。[1]後來布里安·安德烈斯(Brian Andres)於2021年進行了有關風神翼龍的系統發育分析,並將寒翼龍納入其中。寒翼龍與短喙韋氏翼龍及諾氏風神翼龍、勞氏風神翼龍、怪物哈采格翼龍費拉德菲亞阿氏翼龍共處於一個三分支中。研究結果如下。[9]

神龍翼龍超科 Azhdarchoidea

古神翼龍科 Tapejaridae

新神龍翼龍類 Neoazhdarchia

準噶爾翼龍形態類 Dsungaripteromorpha

新翼手龍總科 Neopterodactyloidea

朝陽翼龍科 Chaoyangopteridae

神龍翼龍形類 Azhdarchiformes

輻射翼龍 Radiodactylus

蒙大拿神翼龍 Montanazhdarcho

神龍翼龍科 Azhdarchidae

神龍翼龍亞科 Azhdarchinae

風神翼龍亞科 Quetzalcoatlinae

磷礦翼龍 Phosphatodraco

鹹海神翼龍 Aralazhdarcho

歐洲神龍翼龍 Eurazhdarcho

浙江翼龍 Zhejiangopterus

韋氏翼龍 Wellnhopterus

寒翼龍 Cryodrakon

哈采格翼龍 Hatzegopteryx

阿氏翼龍 Arambourgiania

風神翼龍 Quetzalcoatlus

古生物學

寒翼龍被認為擁有飛行能力,[2]如此則將成為已存在過的最大飛行生物英語Pterosaur size[3]目前認為,與寒翼龍相似的神龍翼龍科翼龍或許可在地面行走時以捕食小型動物為生,類似現代的非洲禿鸛[10]

古生態學

Thumb
地圖展示了含中小型及大型神龍翼龍科生物群的全球分佈,寒翼龍位於左上角

出土寒翼龍化石的恐龍公園組保存有大量來自衝擊及沿海平原環境的化石。兩種環境均經歷高降水、高溫及高濕度,隨時間推移而越發接近沼澤。[11]植食性恐龍種類繁多,包括鴨嘴龍類的賴氏龍亞科櫛龍亞科、角龍類的尖角龍亞科開角龍亞科及甲龍類的結節龍科甲龍科,可以不同水平植被為食。[7][12]掠食者的生態位則由小型手盜龍類獸腳類、中型幼年暴龍科及成年暴龍科所佔據。[13]

發現部分骨骼被馳龍科啃食過,疑似為藍氏蜥鳥盜龍。其中一塊骨頭上發現一顆斷裂的牙齒,據作者稱可能表明這塊有較薄骨壁的骨骼「一定非常堅硬」。[6]

參見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