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語音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發展歷史
實驗語音學最初是從對語音的實驗研究發展起來的,主要以人的發音生理為主要研究對象。主要通過一些醫療器械,例如胸壓計、喉頭鏡、X光機,來測量人類發音時聲帶的震動、舌頭的部位等。
在20世紀5、60年代,逐漸發展為以聲學試驗為主,使用示波器、頻率分析計、聲級記錄儀來測量語音的波形和頻譜,研究它的物理特性。在這個時期,動態聲譜儀的使用對實驗語音學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隨着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計算機被應用於語音的分析-合成研究。
研究對象
實驗語音學的研究對象是語音。但是和語音學不同的是,它研究的是從說到聽整個過程中的言語形式,研究的是語音在發生、傳播、感知過程中的各種形式,而不僅僅是已經發出來的語音。
涉及的學科
實驗語音學的內容除了涉及語言學之外,還涉及生理學、聲學、心理學、電子學、數學、醫學、計算機科學的理論和技術,與自然科學地結合越來越緊密。
實驗儀器
在實驗語音學中所使用的儀器大致可以分為這些:
- 測量肺部氣流的壓力和流量的儀器:加熱流速計、熱鎳風速計、氣壓換能器
- 觀察和測量聲帶振動的儀器:喉頭鏡、牙科鏡、高速電影攝影機、肌電儀
- 測量和分析聲腔共鳴和調節作用的儀器
- 對語音的聲學特性進行波形分析:音鼓浪紋計、電磁音筆浪紋計、示波器
- 對語音的聲學特性進行頻譜分析:頻率分析計、語圖儀、音高顯示器、聲級記錄儀
- Praat語音學軟件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