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桓公 (春秋時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宋桓公(?—前651年),中國春秋時期宋國君主。姓,名禦說

宋莊公之子,宋閔公之弟。宋閔公十年(前682年),宋大夫南宮長萬弒殺宋後閔公,立公子游為國君,諸公子與蕭叔大心曹國借兵反擊,殺公子游,立公子禦說為國君,是為宋桓公。[1]

宋桓公生有六子:公子目夷茲甫公子鱗公子盪公子向、敖。宋桓公三十一年(前651年)春天,宋桓公卒,嫡長子公子茲甫繼位,也就是後來鼎鼎有名的宋襄公。

妻子

宋桓夫人衛昭伯宣姜的女兒。

子女

  • 公子目夷,宋襄公之庶兄。襄公即位,目夷為司馬,又轉為左師,執掌國政。有一子公孫友
  • 宋襄公茲甫
  • 公子鱗,宋襄公之弟。公子鱗的後裔以其名鱗為氏,立鱗氏,也是後世鱗姓的來源之一。
  • 公子盪,宋襄公之弟。公子蕩的後裔以其名蕩為氏,立蕩氏,也是後世蕩姓的來源之一。
  • 公子向
  • 敖。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