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維基媒體列表條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12世紀末13世紀初,阿斯坎尼家族的薩克森公爵兼勃蘭登堡藩侯阿爾布雷希特一世「熊」的第七子薩克森公爵伯恩哈德三世稱薩克森公爵、阿舍斯萊本伯爵和安哈爾特伯爵。他長子亨利一世得到了沿易北河下游圍繞阿舍斯萊本(Aschersleben,阿斯卡尼即是阿舍斯萊本的拉丁語稱呼)、貝恩堡、克滕和采爾布斯特的阿斯卡尼本土,並於1218年被封為神聖羅馬帝國的安哈爾特親王,次子阿爾布雷希特二世繼承了父親薩克森公爵的爵位。亨利一世的後代即日後的安哈爾特親王和安哈爾特公爵,一直延續到1918年德國君主制覆滅。
1252年,安哈爾特分為安哈爾特-阿舍斯萊本(Anhalt-Aschersleben)、安哈爾特-貝恩堡(Anhalt-Bernburg,第一次分封)和安哈爾特-采爾布斯特(Anhalt-Zerbst,第一次分封)。
1315年安哈爾特-阿舍斯萊本絕嗣,歸於安哈爾特-貝恩堡。
1468年,安哈爾特-貝恩堡絕嗣,歸於安哈爾特-采爾布斯特。
1544年分出安哈爾特-采爾布斯特(第二次分封)和安哈爾特-普勒茨考(第一次分封)。1561年安哈爾特-德紹(第一次分封)絕嗣,歸於安哈爾特-采爾布斯特。
1553年,安哈爾特-普勒茨考絕嗣,歸於安哈爾特-采爾布斯特。
1562年,安哈爾特-克滕絕嗣,歸於安哈爾特-采爾布斯特。
1475年,安哈爾特-克滕(第一次分封)絕嗣,歸於安哈爾特-克滕(第二次分封)。
1603年,安哈爾特-采爾布斯特分為安哈爾特-德紹(第二次分封)、安哈爾特-貝恩堡(第二次分封)、安哈爾特-普勒茨考(第二次分封)、安哈爾特-采爾布斯特(幼支)和安哈爾特-克滕(第三次分封)。
1807年,安哈爾特-德紹成為公國。
1807年,安哈爾特-貝恩堡升為公國。
1812年,安哈爾特-貝恩堡-紹姆堡-霍伊姆絕嗣,歸於安哈爾特-貝恩堡公國。
1709年,安哈爾特-哈爾茨格洛德絕嗣,歸於安哈爾特-貝恩堡。
1665年,安哈爾特-克滕親王威廉·路德維希去世,萊布雷希特成為安哈爾特-克滕親王,安哈爾特-普勒茨考更名安哈爾特-克滕。
1807年,安哈爾特-克滕成為公國。
1841年,安哈爾特-普萊斯絕嗣,歸於安哈爾特-克滕公國。
1793年,安哈爾特-采爾布斯特男系絕嗣;1796年,被安哈爾特-德紹、安哈爾特-貝恩堡和安哈爾特-克滕瓜分。
1863年安哈爾特-德紹公爵改稱安哈爾特公爵。
1863年,安哈爾特-貝恩堡絕嗣,併入安哈爾特-德紹成為安哈爾特公國。
1847年,安哈爾特-克滕絕嗣,併入安哈爾特-德紹。
1863年,安哈爾特眾分支重新統一。
1918年11月12日,安哈爾特公國君主制覆亡。
被廢黜後的安哈爾特公爵的後代仍自稱安哈爾特公爵。
愛德華是安哈爾特的阿斯卡尼家族的最後一位男嗣,只有三個女兒。如果他不幸去世,阿斯卡尼家族將絕嗣。愛德華指定他的長女尤莉婭·卡塔琳娜(1980年出生)為他的繼承人。
另外,阿斯卡尼家族還有兩支男性分支。一個是利奧波德三世的其中一位私生子瓦德西伯爵弗朗茨就是八國聯軍總司令瓦德西元帥的祖父。該家族現任族長博恩哈德伯爵是愛德華公爵的庶堂侄,有一子一女。另一個是安哈爾特-貝恩堡-紹姆堡-霍伊姆公爵維克托二世的堂弟弗里德里希王子與平民卡羅琳·維斯塔普貴庶通婚的後代維斯塔普伯爵。德國保守派政治家庫諾·馮·維斯塔普就是出自該家族。該家族現任族長卡爾,有三子一女。
1980年,安哈爾特的瑪麗-奧古斯塔公主合法收養了商人漢斯·利希滕貝格,後者後來改名為弗雷德里克·馮·安哈爾特親王。據馮·安哈爾特親王(Prinz von Anhalt)稱,他每月給她4000美元(德國消息人士稱,每月2000德國馬克)的經濟支持。弗雷德里克·馮·安哈爾特親王還是莎莎·嘉寶的最後一任丈夫。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