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文化(英語:security culture)是活動者(尤其是當代無政府主義者)用來避免或減輕警察監視、騷擾和國家控制的影響的一系列做法。[1][2]
概述
保密文化認識到無政府主義者的空間和運動存在被線人或臥底監視、滲透的可能性。[3]保密文化包含三個部分:確定監視的時間和方式、在遭遇滲透時保護無政府主義社群、應對安全漏洞。[4]它的起源尚不確定,但一些無政府主義者認為其起源於20世紀60年代的新社會運動(聯邦調查局將有顛覆性的個人及組織列為反情報計劃的目標[5],對其進行監視、滲透、中傷及擾亂[6][7])。[8]社會學家Christine M. Robinson認為保密文化是對九一一事件後無政府主義者被貼上恐怖分子標籤的回應。[9]
地理學家Nathan L. Clough將保密文化描述為「培養新的情感結構的技術」。[3]政治學家Sean Parson給出了以下定義:「『保密文化』……包括不透露全名、個人活動經歷或任何其它可被當局用於確認自己或他人身份的信息。保密的目標「保密文化的目的是削弱滲透者和『告密者』的影響力,從而使團體更容易進行非法行動,而不必擔心被捕。」[10]媒體學者Laura Portwood-Stacer將保密文化定義為「無政府主義團體為應對定期滲透和執法人員的監視而制定的私隱和信息控制規範。」[11]
保密文化的倡導者旨在使這種實踐成為無意識的、本能的。[3]無政府主義運動的參與者認為保密文化對其運作能力至關重要,特別是在反恐戰爭的背景下。[8]
Portwood-Stacer觀察到,保密文化影響着無政府主義亞文化的研究,雖然亞文化往往難以觀察,但「對於無政府主義活動家來說,風險往往要高得多,因為他們經常成為國家監視和鎮壓的目標。」[11]
特徵
保密文化規定了可以討論哪些主題、在什麼背景下以及和哪些人討論;禁止與執法部門交流,將某些媒體和地點視為存在安全風險;互聯網、電話和郵件、個人住宅、車輛以及社區的聚會場所被假定存在監控設備。保密文化禁止或不鼓勵討論參與非法或秘密活動,除非是允許與相關人員討論計劃、討論已被定罪的犯罪活動以及在雜誌或與可信的媒體上匿名討論過去的行為。[12]
Christine Robinson將黑群策略視為保密文化的一部分。[13]其它做法包括使用化名和「將目光移向他人的身體」。[14]違反保密文化可以通過迴避或隔離責任人來解決。[15]
參見
- Affinity group
- Countersurveillance
- Operations security
參考資料
參考書目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