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道仁(1867年2月1日—1932年8月),退庵靜山,又作靜珊湖南省澧州慈利縣(今湖南省張家界市慈利縣)人。中華民國軍事將領,陸軍中將加上將銜。[1][2][3]

Thumb
孫道仁
Quick Facts 孫道仁, 福建都督 ...
孫道仁
Thumb
福建都督
任期
1911年11月13日—1913年12月31日
個人資料
性別
出生1867年2月1日
同治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大清湖南省澧州慈利縣(今 中華人民共和國湖南省張家界市慈利縣)
逝世1932年(民國二十一年)8月
 中華民國福建省思明縣廈門島(今 中華人民共和國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
Close

生平

孫開華為清朝軍事將領,官至福建提督。1884年(光緒十年),中法戰爭之際,孫道仁被台灣巡撫劉銘傳召入前敵營務處,授四品銜。[1][2]

中法戰爭結束後,孫道仁作為蔭生參加科舉。被任命為順天補官。1890年(光緒16年),被任命為頤和園海軍水操內學堂的辦事官。1891年(光緒十七年),因鎮壓熱河的農民起事有功,獲升三品銜。任福建補官。1897年(光緒二十三年),統轄福州水陸兩軍。[1][2]

1901年(光緒二十七年),孫道仁奉派赴日本接受軍事教育及訓練。歸國後,孫道仁創辦福建武備學堂,並任總辦。當時,該學堂仿照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的制度,並聘請日本士官任教。孫道仁的軍事改革為福建省新軍的建立奠定了基礎。此後,孫道仁在福建軍界任職,1911年(宣統3年),被任命為福建提督[1][2]

同年,武昌起義爆發。孫道仁原同革命派有聯繫,再加上情勢所迫,乃於11月5日加入中國同盟會。8日晚,孫道仁率福建新軍(陸軍暫編第十鎮)起義。9日,閩浙總督松壽吞金自盡。10日,福州將軍朴壽被革命軍斃於於山觀音閣丹井旁,旗兵全部向革命黨投降,福州光復。11日,中華民國軍政府閩都督府成立。13日,孫道仁正式就任都督。12月22日,孫道仁等人致電陳其美,主張廢除共和[4]。1912年(民國元年)7月12日,袁世凱正式任命其為福建都督,並授陸軍中將位;同時,改組閩都督府[1][2][3]

1913年(民國二年)7月二次革命爆發,在革命派的許崇智的壓力下,孫道仁於7月19日發表福建省獨立宣言。但由於這並非孫道仁的本意,故對革命派的支援並不積極,不久後又於8月9日取消獨立,但其行動已招致北洋政府不滿。11月29日,北洋政府任命出身北洋嫡系的李厚基為福建鎮守使。12月5日,北洋政府任命劉冠雄暫兼福建都督。12月31日,北洋政府下令裁撤福建都督,福建的軍政權力轉交福建鎮守使。孫道仁被召回北京,由陸軍部看管[5]。孫道仁的軍政生涯自此結束[1][2][3]

1917年(民國六年),孫道仁被任命為黎元洪手下的總統府高等顧問。1923年(民國十二年)引退,赴廈門寓居,直至逝世。[1][2]

1932年(民國二十一年),孫道仁逝世,享年66虛歲(滿65周歲)。[1][2]

中華元寶

Thumb
中華元寶

民國元年(1912年),時任福建都督的孫道仁在福州設局鑄造銀角。幣正面有「中華元寶」4字,背面有18星,上加「福建都督府造」6字,面值二角,成色不佳,後因孫道仁去職而停鑄。同年,福建財政司在福州南台蒼霞洲造幣廠鑄造二角幣,正面有「中華元寶」和「開國紀念幣」字樣,背面有民國軍旗圖樣[6]

孫道仁墓

孫道仁墓1994年重修。1998年由廈門市人民政府公佈為第四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7]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