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閥

美國電子遊戲開發・數位發行公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Valve

Valve公司(Valve Corporation,又譯維爾福軟件公司)是一家美國電動遊戲開發商、發行商和數碼發行公司,總部位於華盛頓州柏衞市。該公司開發了數碼發行平台Steam,並打造了《戰慄時空》《絕對武力》《傳送門》《決勝之日》《絕地要塞》《惡靈勢力》和《DOTA 2》等知名遊戲系列。

快速預覽 Valve Corporation, 曾用名 ...
Valve Corporation
曾用名Valve, L.L.C. (1996–2003)
公司類型Private
成立1996年8月24日,​28年前​(1996-08-24 in Kirkland, Washington, US
創辦人
代表人物
  • Gabe Newell (president)
  • Scott Lynch (COO)
產業
  • Video games
  • Digital distribution
產品
資產淨值10 billion美元[1](2019)
所有權者Gabe Newell (>50%)[2]
員工人數336[3](2021)
子公司
  • Valve S.a.r.l.
  • Valve GmbH[4]
  • Campo Santo
網站valvesoftware.com
主要AS編號AS 32590 編輯維基數據連結
關閉

Valve公司由前微軟員工基布・紐維爾邁克・哈靈頓於1996年創立。他們的首款遊戲—— 第一人稱射擊遊戲《戰慄時空》(1998年發行)在口碑和商業上都取得了巨大成功,對第一人稱射擊遊戲類型產生了深遠且持久的影響。2000年,哈靈頓離職。2003年,Valve推出了Steam平台,隨後發行了《戰慄時空 2》(2004 年)、系列章節式續作《戰慄時空 2:浩劫重生》(2006年)和《戰慄時空 2:二部曲》(2007年)、多人遊戲《絕地要塞 2》(2007年)和《惡靈勢力》(2008年)、解謎遊戲《傳送門》(2007年)和《傳送門 2》(2011年),多人線上競技遊戲《DOTA 2》(2013年), VR遊戲《戰慄時空:艾莉克絲 》(2020年)。

21世紀10年代,Valve公司減少了遊戲發佈量,並嘗試涉足硬件和虛擬實境領域。2015年,Valve推出Steam Machine進軍硬件市場,但銷量不佳。隨後推出了HTC Vive虛擬實境頭顯和Valve Index虛擬實境頭顯。2020年,公司帶着旗艦虛擬實境遊戲《戰慄時空:艾利克斯》回歸《戰慄時空》系列。2022年,維爾福發佈了可攜式遊戲裝置Steam Deck

Valve採用扁平化管理架構,員工可自行決定工作內容。他們通過試玩測試和迭代的方式來開發遊戲,並將遊戲設計形容為一種實驗心理學。截至2012年,維爾福約有250名員工,據報道其估值超過30億美元。維爾福的大部分收入來自Steam平台,該平台在2011年佔據了超過一半的PC數字遊戲市場份額,2017年的收入估計達34億美元。

代表作品

戰慄時空

快速預覽 「Half-Life」的各地常用譯名, 中國大陸 ...
「Half-Life」的各地常用譯名
中國大陸半條命/半衰期
臺灣戰慄時空
關閉

1996年,前微軟員工基布·紐維爾麥克·哈靈頓一同建立了軟件公司Valve。他們在1996年下半年取得了雷神之鎚引擎的使用許可(在id Software的朋友米高·亞伯拉什的幫助下),用來開發戰慄時空系列。最初的計劃是在1997年晚些時候發佈,但是最終的日期被確定為1998年10月31日。Valve許可TF軟件公司(製作了絕地要塞(Team Fortress)遊戲模式)製作一個獨立的遊戲《絕地要塞》。Team Fortress Classic遊戲模式,最初是一個由TF公司為《雷神之鎚》製作的模式,它的戰慄時空版本於1999年發佈。在其後的十年裏,Valve繼續研發及製作《絕地要塞2》,並取得各界的好評。

Valve則繼續開發戰慄時空系列,並且發佈了一些擴充模式和介面供其它平台(如:Steam)的開發者使用。他們還製作了最受歡迎的遊戲模式絕對武力決勝之日

戰慄時空2

Valve在2003年的E3展覽上面展示了《戰慄時空2》的宣傳片,並且用Source引擎震驚了遊戲界。最初計劃於2003年9月發佈的戰慄時空2後來由於戰慄時空2原始碼泄露事件推遲了發佈。最終這個遊戲於2004年11月16日發佈。

2005年7月18日,EA公司宣佈他們正在和Valve一起合作一個新的遊戲。EA首先發佈了《戰慄時空2》和《絕對武力:次世代》的「年度遊戲」版本,並且將會發佈戰慄時空2的Xbox版本。

Steam

Valve在2002年發表了它的遊戲平台Steam。在那時看來只不過是像線上遊戲似的將修補程式更新過程簡化而已,但後來卻取代了原先的世界對抗網絡系統並且成為所有遊戲的銷售和數碼內容權利管理系統。

Valve有支援它們的一些遊戲。舉例而言,像是《絕地要塞2》大量的更新;包括了新地圖、新遊戲模式、額外的武器、新成就和額外的遊玩技術,而且加入了販賣虛擬物品的商店。所有的這些更新,除了上述遊戲的既存項目的例外,都是強制的而且免費提供。

2014年Valve宣佈Steam已經突破全球1億註冊帳戶,超過七千五百萬個活躍的用戶,Steam上有超過3,700個遊戲。2021年7月1日,STEAM大死機,無法讓玩家購買遊戲。[5]

Steam主機

2012年,Valve宣佈它們正在為「客廳」開發一個PC和主機的混合產品,這被媒體非正式的稱為"Steam Box"。[6]此外,它們曾提供資金給硬件製造商Xi3公司,該公司的主要產品Piston遊戲主機因而被業界和玩家猜測為Steam Box的原型機。但在2013年,Valve發表聲明稱並未涉足Xi3公司的任何產品研發。Xi3也表示Piston目前並不能清楚地在Steam Box的產品線排列中找到自身的位置。[7]

2013年9月25日,Valve宣佈將在全世界Steam用戶中徵集300名測試者,測試多種來自不同廠商和使用不同硬件的原型機,這些原型機被稱為Steam Machines。測試者徵集定於2013年10月25日結束。Valve表示Steam主機將在2014年初上市[8]

Steam掌機

2021年7月16日,Valve發佈遊戲掌機Steam Deck[9];Steam Deck可以登陸Steam帳戶,並同步用戶資料[10]。該掌機有三種不同的儲存容量可選,除了頂配的512G版本獨佔防眩光玻璃屏,所有版本都配有同款由AMD專門客製化的Zen 2架構7nmAPU,高速microSD卡插槽和最高支援60Hz的7英寸LCD螢幕,並可流暢執行最新的3A遊戲[9][10]。2023年11月16日,Valve發佈了Steam Deck的半代升級版本Steam Deck OLED。更換了色彩飽和度更為清晰的7.4英寸OLED螢幕,並且加入了HDR功能,最高更新率達到了90Hz。此外將APU從原本的7nm製程更改為功耗更好的6nm製程。並且通過置換OLED面板將原本的40Wh容量電池提高到了50Wh,續航力相比LCD版本大幅提升。OLED版目前僅提供512G和新推出的1TB儲存容量可選,而原本就有的高速microSD卡槽也在OLED版本上繼續保留。

法律訴訟

與威望迪之官司

Thumb
前者即為創辦人之一的基布·紐維爾

Valve宣佈它的Steam遊戲平台系統於2002年開始工作。同時,這也解決了在電腦遊戲上面的更新問題。Steam開放後就更新了一個名叫WON的系統和戰慄時空的多人遊戲模式,還有一些對遊戲系統的更新。

2002年至2005年間,Valve捲入了一起和它的發行商雪樂山娛樂公司有關的極其複雜的訴訟(後來被威望迪環球(VUG)遊戲公司收購)。這場官司正式開始時間是2002年8月14日,當時Valve對雪樂山對於著作權侵害提起了訴訟,宣稱雪樂山非法的散發Valve的線上遊戲。他們後來增加了對於合同細節的訴訟,控訴雪樂山扣押《絕對武力:一觸即發》的版稅,並且推遲發行這個遊戲。

威望迪環球則反擊說基布·紐維爾和市場指導道戈·洛姆巴蒂(Doug Lombardi)在和出版商的會談中誤導了Valve的位置。隨後他們表示Valve的Steam內容分發系統試圖撕毀他們之間的發佈協定。

2004年11月29日,美國聯邦法院的法官托馬斯·吉利(Thomas S.Zill)在西雅圖宣佈Valve勝訴。但是特別的是,判決書中表示VUG和它的下屬機構(包括雪樂山)並沒有分發Valve遊戲的行為,不管是間接的或者是直接的。吉利法官還宣佈Valve應該對未遵循和出版商的協定所造成的著作權的損害負責。

2005年4月29日,Valve表示兩家公司達成和解,自2005年8月31日起,VUG將停止分銷如戰慄時空系列、《絕對武力》《絕對武力:一觸即發》和《絕對武力:次世代》等Valve遊戲[11]

與動視暴雪之官司

2009年4月,Valve控告動視暴雪這一家與由威望迪遊戲取得雪樂山合併而成的母公司。

據稱,動視拒絕履行威爾烏和威望迪的仲裁協定。動視僅給付威爾烏2,391,932元判決金額之中的1,967,796元,並宣稱它們已經在過去幾年中付了超過這個總額。[12]

與暴雪娛樂之官司

在Valve替「Dota」註冊商標來確保《Dota2》的經銷權後,由前款遊戲「Defense of the Ancients」的投稿人DotA-Allstars,LLC在2010年8月註冊了一個相對的商標。[13]在2011年,DotA All-Stars, LLC被賣給暴雪娛樂,《魔獸爭霸III:混沌之治》的DotA平台開發者以及它的世界編輯器英語Warcraft III: Reign of Chaos#Modding。在受到Valve的利益對立的影響之下,暴雪也在2011年11月列出它和開發者,也就是DotA-Allstars, LLC的許可協定來對抗Valve。[14]在2012年5月11日,暴雪和Valve宣稱這個爭執已經解決了。Valve保有商業上專有名詞「Dota」的權利,而暴雪則替粉絲們預留了「Dota」商標的非商業上使用權利並且將「Blizzard DOTA」改名為「Blizzard All-Stars」,後來更名為「暴雪英霸[15]

公司架構

Valve是以扁平架構運作的,這種體制只有很少或沒有中層管理人員。並且採用自由分派英語Open allocation架構,在此架構下,員工可以選擇進入不同開發團隊。[16][17][18] 然而,前僱員Jeri Ellsworth批評這種結構「如同高中」,儘管是扁平架構,但是在決策時某些員工卻擁有更多話語權。[19]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