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弱國家指數FSIFragile States Index),前身為失敗國家指數Failed States Index),是根據和平基金會統計及列出的排名,在2018年共有178個評估對象國。一個失敗國家有幾個表現,常見的指標包括:一個國家的中央政府非常軟弱或無力,不能實際控制其大部分的領土、不能提供公共服務、國家存在廣泛的腐敗和犯罪、難民和非自願流動人口、急劇的經濟衰退。[1]

{{legend|#860101|Alert}} {{legend|#fe8200|Warning}} {{legend|#fefe84|Moderate}} {{legend|#428284|Sustainable}} {{legend|#b9b9b9|No Information / Dependent Territory}}
2005年-2013年的脆弱國家指數
  警戒
  警告
  平和
  穩定
  無信息/附屬領土

這個指數分為四級,分別是警戒(指數在90以上)、警告(指數在90至60之內)、平和(指數在60至30之內)及可持續發展(指數在30以下)。

自從2005年起,這個指數由美國智庫和平基金會和《外交政策》雜誌每年根據政府的控制能力、人權狀況、治安、經濟狀況等12項指標,評估各國的不穩定程度並進行排名。指數愈高,意味着該國家的不穩定程度愈高,而滿分為120分。[2]

該報告使用了12個因素,以確定每個國家的評級,包括安全威脅、經濟崩潰、侵犯人權行為和難民潮。[1]

定義指標

  1. 人口壓力:人口相關問題,如糧食短缺,人口增長率和死亡率。
  2. 難民安置:人口流離失所和難民相關問題。
  3. 族群矛盾:國內各群體之間的矛盾和暴力行為。
  4. 人才外流:人口移民至其他國家,難民和受教育人口的外流,以及其他類型人口流動問題。
  5. 經濟不均衡發展:國內不同的種族,不同宗教群體和不同地區之間的發展差異。
  6. 貧困和經濟衰退:貧困率和經濟表現。
  7. 國家合法性:腐敗和其他衡量民主水平的措施,如政府績效和選舉進程。
  8. 公共服務:教育部門,醫療保障,衛生機構提供的服務。
  9. 人權與法治:對人權的保護和促進。
  10. 安全設置:內部衝突和非國家武裝的分佈
  11. 精英階層分裂:地方和國家領導人之間的衝突和競爭。
  12. 外部干預:外來資助以及干預性措施,如制裁或軍事入侵。

2021年脆弱國家指數

歷年數據

歷年列表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參見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