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天津利中酸廠,是1933年實業家趙雁秋創辦,1934年投產的制酸廠,由南開大學應用化學研究所設計建造。天津利中酸廠奠定了天津近代制酸工業的基礎[1]。
1930年代,中國只有上海一家專供軍需的硫酸工廠,其他工業用酸絕大部分依賴進口,市場被日本壟斷。實業家趙雁秋決定辦制酸廠,以填補北方民族制酸工業的空白,選址於交通便利的天津海河東岸[2]。1933年6月,南開大學應用化學研究所承擔了天津利中酸廠的設計建設任務,主要由張克忠、張洪沅、蔣子瞻三人負責具體工作[3]。
1933年10月16日,利中酸廠股份有限公司依照公司法股份有限公司之規定,向國民政府實業部申請登記並領到執照。
1934年5月,利中制酸廠建成後,趙雁秋向南開大學校長張伯苓和應化所所長張克忠提出,想借調蔣子瞻教授來酸廠服務以幫助解決技術上的難題。經南開大學校方同意,趙雁秋聘請蔣子瞻為總技師,利中酸廠技術上的問題由蔣子瞻把關負責,趙雁秋主要負責經營管理。
1937年,日本攻佔天津後,日軍強佔了利中酸廠,扣押總技師蔣子瞻並通緝經理趙雁秋。趙雁秋被迫到四川灌縣等地避難。戰爭結束後,國民政府敵偽產業處理局接收代管了利中酸廠。1946年8月,趙雁秋回到天津,開始向敵偽產業處理局辦理髮還手續。
1954年,利中酸廠實行公私合營並開展了技術改造,對方鉛室進行了改造,根據現場條件創造了圓形鉛室,並強化了分酸方式,1956年產量就達到了7200噸,次年又達到8080噸,生產能力達到全國第一[4]。
1959年開始,由於盲目追求產值、管理不善、原材料消耗大、成本增加,公私合營利中酸廠開始逐年虧損[5]。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