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黃魚(學名:Larimichthys crocea,另名黃花魚)[1]是石首魚科黃魚屬的魚種[2][3]。一般體長30—40厘米,體重400—800克,身體呈金黃色,尾柄長為高的3倍多。
分佈
大黃魚主要分佈於中國大陸沿海,包括東海及黃海南部,臺灣西部沿海偶可見到。
生活習性
大黃魚冬季會在離岸地區生活,夏季生殖期間會群聚洄游至河口附近或島嶼、內灣的近岸淺水域。幼魚會在淺水區域生活到成熟。
食物
經濟價值
作為食用魚,大黃魚肉質細緻,十分美味,蒸、煮、炸皆宜。大黃魚在端午節前後發育達到頂點,最具食用價值。以黃魚烹煮的名菜包括松子黃魚,糖醋黃魚,紅燒黃魚等。由於黃花魚市價高,濫捕問題嚴重,野生種已經不多見。部分漁民會把其它的石首魚染色,偽裝成黃花魚出售。坊間常用也被俗稱為黃花魚的小黃魚混充大黃魚出售,兩者價格差異極大。現今市售黃花魚皆為中國沿海利用箱網養殖,重量700~800公克的成魚需二年的養殖時間,故養殖黃花魚體型越大價格越高。
生存狀況及保護
大黃魚頭部的兩塊耳石很大。因此漁民以一種特別針對大黃魚的捕撈方法—敲罟捕捉大黃魚。漁民猛烈敲擊綁在船幫上的竹竿,聲波傳到水下,與大黃魚的耳石共振,使魚群暈厥漂浮。這種捕撈方式歷史悠久,但是最早僅在小部分地區使用,所以不會造成太多後果,但實際上這種捕撈方法危害極大,不分老幼一網打盡。中國大陸政府禁止敲罟捕撈方式(現今用炸藥)。1974年初春,近2000艘機帆船前往大黃魚的主要越冬場的外海中央漁場圍捕幼魚,舟山漁場的大黃魚產量由10萬噸猛增到16.81萬噸,創造了漁業史上大黃魚產量的最高紀錄。隨後幾年,大黃魚產量直線下降。80年代甚至難以形成漁汛。
作為一種受歡迎的食用魚,野生大黃魚面臨沉重的捕漁壓力,過度捕撈問題嚴重,捕撈產量不斷下降。濫捕使存活20年以上的野生成魚不斷減少,捕獲的野生黃花魚很多也未成年,沒有商業價值。野生黃花魚捕撈業在1980年代衰落。
回聲探測器和炸藥、拖網等捕魚技術的使用,以及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圍海造田、陸地排污等威脅到黃花魚的繁殖和生存,2003年及2004年的野生黃花魚捕獲量已近乎零。
2011年起福建省內有「官井洋大黃魚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提供保護。
現在大黃魚的養殖技術已經成熟,2019年海水養殖產量為19.8萬噸,近三十年每年會放流魚苗回東海。
科學家劉家富在中國大陸大黃魚保護和養殖方面做出巨大貢獻,被譽為中國大黃魚之父。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