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吳泥塑潮語俗稱塗安仔[1]),起源於南宋理宗嘉熙元年(1237年),是廣東省潮州市潮安縣浮洋鎮大吳村的一項泥塑藝術。與天津泥人張、無錫惠山泥人齊名為中國三大泥塑[2]。2008年6月入選第二批共計510項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3]

快速預覽 大吳泥塑, 申報地區或單位 ...
大吳泥塑
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Thumb

廣東省博物館展出的大吳泥塑
申報地區或單位廣東省潮州市潮安縣
分類傳統美術
序號346
編號項目Ⅶ—47
登錄2008年
關閉
faviconfaviconfavicon
3 sources

歷史

大吳泥塑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南宋末年。時大吳創村人為福建漳浦人吳靜山,此人曾隨其父親在江蘇無錫經商並學會了惠山泥塑藝術。此藝作為謀生手段又在大吳村代代相傳。明朝中期由於民間的游神賽會、婚嫁生子、元宵廟會等節慶活動中,普通民眾形成購買「喜童」或「紗燈頭」(即製作紗燈的人物頭像)的民俗習慣。而這類民俗活動對塑造人型的需求,客觀上促進了大吳泥塑的發展[4]。而到了清末民間賽會更是頻繁,民間戲班林立,時潮州的潮劇戲班多達200餘家,而鐵枝木偶的需求也是大增。大吳泥塑的發展在此時達到了頂峰時期。時大吳村泥塑作坊林立,湧現出一大批很出名的「字號」,如利合、財合、福合、祥合、財記、喜記、榮記、金記、勝記、秀記等四十餘家。現台灣珍藏着這些字號的大吳泥塑有二百餘件[5]

favicon
2 sources

製作工藝

它的製作工藝分為塑和繪。具體程序分為挖泥、煉泥、捏塑、燒坯和彩繪五個步驟。塑是指先將常用的形體,用泥捏塑成形,並製成模具,再將模具中的泥壓製成為中空的半成品,接着組合成泥塑胎型。等其自然風乾成型後或放入窯中低溫燒制,將乾燥的泥坯或燒製成型的坯體用顏色進行彩繪[6]。其製作工藝的特色是採用了貼塑的方法進行捏塑胎型[7]

favicon
2 sources

作品題材

取材範圍主要分為戲劇類、肖像類、生活類、吉祥類[8]。其中戲劇類的包括整台戲人物造型的大型泥塑稱為「大斧批」,一兩個人物的分「文身」與「武景」[5]。肖像類是大吳泥塑里最考驗師傅的品種之一,要按照定製者的要求依據其原型進行塑造。生活類的就是從生活中選取題材。吉祥類取源於民眾避邪的樸素觀念[7]

favicon
1 sources

圖片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