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Ruler of Afghanistan during the 19th century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多斯特·穆罕默德汗(普什圖語:دوست محمد خان;1793年12月23日—1863年6月9日) 巴拉克宰王朝創始人,第一次英阿戰爭期間阿富汗傑出的統治者。[2]普什圖族巴拉克宰部落首領帕揚達汗的第11子,[1],杜蘭尼王朝滅亡後成為阿富汗埃米爾(1826年至1839年、1845年到1863年)。
多斯特·穆罕默德汗是普什圖族巴拉克宰(Barakzai)部落首領和杜蘭尼王朝官員帕揚達汗的第11子,1799年帕揚達被扎曼·沙阿·杜蘭尼所殺,兄長法特赫汗(Fateh Khan)繼承巴拉克宰部落酋長,1800年協助馬哈茂德·沙阿·杜蘭尼登上阿富汗汗位,1809年又幫助他復位。1818年馬哈茂德·沙阿被刺殺後,阿富汗被法特赫汗分割給自己的兄弟們,多斯特·穆罕默德分到加茲尼,1826年阿富汗最富有的省份喀布爾又落到他的手中。
1826年,多斯特·穆罕默德稱汗,宣佈建立國家。從1835年起,多斯特·穆罕默德成為埃米爾,建立了巴拉克宰王朝。
英國在掌控印度後,想繼續控制阿富汗,以對抗親俄的波斯。英俄兩國派使節到喀布爾,商議結盟。多斯特·穆罕默德拒絕了俄羅斯的提議,並在1837年歡迎英國使節亞歷山大·伯恩斯來到喀布爾,多斯特·穆罕默德希望得到英國人支持,將阿富汗重鎮白沙瓦從錫克帝國手中收回。但由於伯恩斯無法說服印度總督喬治·艾登,拒絕支持他。1838年,俄國與阿富汗談判破裂,波斯、俄國聯軍隨即圍攻阿富汗西部城市赫拉特。
喬治·艾登扶持杜蘭尼王朝的前任君主沙阿·舒亞·杜蘭尼以代替多斯特·穆罕默德,並在在1838年10月發表了西姆拉宣言。12月,英軍入侵阿富汗。1839年4月26日攻佔坎大哈,沙阿·舒亞重登王位,宣佈成為埃米爾,8月7日英軍進入喀布爾,多斯特·穆罕默德與他的追隨者一起逃往中亞的布哈拉。
1840年多斯特·穆罕默德投奔一個有影響力的部落領袖米爾·馬斯吉迪汗,英軍緊隨其後攻擊。1840年11月4日多斯特·穆罕默德被迫投降成為英軍俘虜,被關押在印度。
多斯特·穆罕默德之子維齊爾·阿克巴爾汗繼續抗英,取得了一些勝利,收復了喀布爾。但最終英軍在賈拉拉巴德附近擊敗了維齊爾·阿克巴爾。1842年9月,英軍重奪喀布爾。由於英國政府放棄了干預阿富汗的國內政治,英軍在解救了所有戰俘,拆毀了喀布爾的市集後,隨後撤退。1843年戰爭結束後,多斯特·穆罕默德從印度被放回來,1845年重登王位,1846年他重新採取敵視英國和其錫克盟軍的政策,但在1849年2月21日再次被擊敗逃回喀布爾。1850年[3],他征服了大夏,1854年他在攻佔坎大哈後控制了阿富汗南部的部落。
1855年3月30日多斯特·穆罕默德轉變與英國的關係,與其結盟並訂立條約。1857年向波斯宣戰,1863年5月26日在重新佔領赫拉特後,6月9日戰爭快獲勝時突然去世。
我們有男人,我們有很多岩石,我們擁有一切。[4]
——多斯特·穆罕默德汗對約翰·勞倫斯所說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