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倫多大會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多倫多大會堂(英語:Toronto City Hall)位於加拿大安大略省多倫多市中心皇后西街與卑街的交界處,是多倫多市政府的總部所在,亦是多倫多的第四代大會堂。大會堂連同對出的彌敦菲臘廣場皆由芬蘭建築師維爾尤·勒維爾設計,於1965年開幕,取代於1899年落成的舊大會堂[2]。此處原為第一代多倫多華埠所在;為了進行大會堂及廣場工程,該處的建築於1950年代拆卸[3],而中區華埠亦往西遷移至士巴丹拿道夾登打士西街一帶。
大會堂由兩座不同高度的大樓組成,而兩座大樓的平面均呈弧狀。東大樓樓高99.5米(326英尺),設有27層;而西大樓則樓高79.4米(260英尺),設有20層。呈飛碟形狀的市議會議事廳座落兩座大樓之間,整體佈局有如兩雙手守護着議事廳,而從高空俯瞰則有如一隻睜開的眼睛[4]。大會堂的獨特外形令其成為多倫多市的主要地標之一;多倫多市的市旗[5]、市徽[6]和標誌皆以大會堂為主題。另外,《生化危機》電影系列中浣熊市大會堂的原景即為多倫多大會堂。
歷史
多倫多的第三代大會堂(即舊大會堂)於1899年落成,由多倫多的市政機關和約克縣法庭共用。到了20世紀20年代,大樓的空間已不敷應用,市府因此尋求應對方法。然而,隨着經濟大蕭條展開,市府增建辦公空間的計劃亦告吹,當局只好在市內其他地點設立衛星辦公室,以及善用大會堂的內部走廊空間[7]。
隨着大多倫多市(Metro Toronto,簡稱大多市)於1953年成立,市內市政機關辦公空間短缺的問題亦更見迫切,市議會遂委託三家本地建築師樓聯手設計新大會堂大樓[8]。三家公司於1955年公佈其設計:大樓為一座現代主義建築,設計靈感來自紐約市的聯合國總部大樓[8]。時任市長彌敦·菲臘對設計感到失望[8];弗蘭克·勞埃德·賴特指設計毫無新意("a cliché already dated"),而沃爾特·格羅佩斯則認為「這種差劣的偽現代主義設計不配多倫多市」("a very poor pseudo-modern design unworthy of the city of Toronto")[9]。多倫多市選民亦於同年舉行的市選中否決新大會堂工程的撥款安排[9]。
在彌敦·菲臘的爭取下,多倫多市議會於1956年9月通過舉行國際設計比賽來徵求新大會堂設計;選民並於同年12月舉行的市選中通過此安排[10]。比賽截止日期為1958年4月18日,當局總共收取了510份設計。五人評選委員會的甄選程序展開後,其中一名評判埃羅·沙里寧遲了一天半才抵達多倫多,當時其他評判已選出七項入圍作品,當中包括一份來自貝聿銘團隊的設計[11],但維爾尤·勒維爾的設計則沒有入圍。沙里寧看過被淘汰的設計後,不但認為勒維爾的設計應該入圍,更游說另外兩名評判支持此設計[12]。評選委員會於1958年9月26日公佈比賽結果,最終由勒維爾的設計脫穎而出[13]。
新大會堂動土儀式於1961年11月7日,經過接近四年的工程後於1965年9月13日開幕;勒維爾在開幕儀式前十個月去世[1]。項目耗資約3100萬加拿大元[1]。
圖片
-
謝亞劇院(Shea's Hippodrome)是其中一座為興建新大會堂而拆卸的建築
-
市議會議事廳內部
-
多倫多市旗
-
多倫多市徽:金色部分代表大會堂大樓,藍色部分則代表天空[6]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