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外交部長外交長官(英語:Foreign Minister / Minister of Foreign Affairs),簡稱外長,一般用在共和制的政府中,而君主制國家的外長有時會稱為外相外務大臣等。通常是一個政府或內閣中非常重要的職位,負責一個國家外交政策關係[1][2][3]

不同稱呼

外交官員和歷史學家們喜歡用外交部門所在的地址來指代該國的外交部。例如:位於維也納鮑爾豪斯廣場英語Ballhausplatz就被指代奧匈帝國外交部英語Foreign Ministry of Austria-Hungary;而位於巴黎奧賽碼頭則被指代法國外交部;在巴西利亞伊塔馬拉蒂宮被指代巴西外交部柏林威廉大街則是指代德國外交部;臨近華府霧谷美國國務院的代稱。印尼人喜歡用「佩加本(Pejambon)」稱呼他們的外交部,這是因為印度尼西亞外交部英語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Indonesia)位於中雅加達行政市的佩加本街。而在俄羅斯帝國,直至1917年之前,都是用聖彼得堡歌手橋為代稱;同樣,意大利則是以「孔蘇塔(Consulta)」為代稱。[4]

中文差異

通常情況下,中文語境裏稱呼各國負責外交或對外事務部門首長的職務名為「部長」;但在君主制國家內,則會稱呼為「大臣」,例如:英國外交及聯邦事務大臣日本外務大臣沙地阿拉伯外交大臣[5][6][7];而對於朝鮮負責外交部門的首長,則稱呼為「外務相」(韓語:외무상[8]

美國負責外交事務的部門是國務院(英語:Department of State),其外交部門首長則被稱為「國務卿」(英語:Secretary of State)。

英文差異

在印度,其外交部門首長的英文稱呼為「Ministry of External Affairs」,直譯為「外國事務部長英語Ministry of External Affairs (India)」;而在巴西,他們的外交部門首長的英文被稱呼「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直譯為「外交事務部長」;而在前蘇聯,外交部門首長則被稱為「外國關係部長(Minister of External Relations)」。

在以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為主要語言的拉丁美洲地區,部長這個單詞通常會用「Canciller」表示。

職責權力

外交部長的權力因其所在的國家或政府而有所不同。在一個典型的議會制政府內,外交部長可能會對外交政策的制定產生重大影響力;但是當政府被強勢總理所主導時,那外交部長在外交政策制定時僅限邊緣或輔助作用。同樣的,當國家的行政分支過於強勢時,外交部長在總統制政府內的政治權力也往往非常有限。[9]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外交部長和國防部長都成為了內閣(或國家安全會議)的成員,以同步協調國防與外交政策。儘管在19世紀乃至20世紀初有不少政府首腦兼任外交部長的案例,但是現在在發達國家已經變得不常見了。

除了擔任政治角色之外,外交部長還在傳統上負責國家的諸多外交職責,例如:接待來訪的外國領導人或出訪其他國家並進行國事訪問。通常情況下,外交部長是所有內閣成員中最常出差的職位。

英國政府中,負責外交政策及英國海外領土的部門首長是外交及聯邦事務大臣。1968年之前,外交大臣只負責英國與其他非英聯邦國家的外交關係;而英國與英屬殖民地英聯邦成員國的外交關係則交由聯邦事務大臣英語Secretary of State for Commonwealth Affairs負責。基於同樣的原因,除英國之外的其他英聯邦成員國負責處理與英聯邦成員國或非英聯邦國家外交關係的部門首長被稱為「對外事務部長(Ministers for External Affairs)」。

而在美國政府內,國務卿Secretary of State)是美國內閣中負責外交政策及關係的閣員。國務卿的得名與這個職位還負責幾項美國國內事務有關。[10]

通常情況下,一個主權國家的外交事務是由其中央政府負責,因此地方政府設立外交部長的職位非常罕見,但是也有少數地方政府會設立一個小型的外事部門。例如:香港特別行政區商務及經濟發展局下的經濟貿易辦事處。而在一些國際組織,例如:歐洲聯盟一直以來就在某些領域自主處理其對外關係(例如:歐盟貿易專員),同時還設立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作為其首席外交官。不過高級代表的職責是實施歐盟的外交政策,而無權力制定。

Remove ads

各國外交首長

  • 阿富汗
  • 阿爾察赫
  • 阿布哈茲
  • 阿爾巴尼亞
  • 阿爾及利亞
  • 阿根廷
  • 亞美尼亞
  • 澳洲
  • 奧地利
  • 阿塞拜疆
  • 巴哈馬
  • 巴林
  • 孟加拉
  • 巴巴多斯
  • 白俄羅斯
  • 比利時
  • 伯利茲
  • 貝寧
  • 不丹
  • 玻利維亞
  • 波黑
  • 博茨瓦納
  • 巴西
  • 汶萊
  • 保加利亞
  • 布基納法索
  • 布隆迪
  • 柬埔寨
  • 喀麥隆
  • 加拿大
  • 維德角
  • 中非
  • 乍得
  • 智利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哥倫比亞
  • 科摩羅
  • 剛果民主共和國
  • 剛果共和國
  • 庫克群島
  • 哥斯達黎加
  • 科特迪瓦
  • 克羅地亞
  • 古巴
  • 塞浦路斯
  • 捷克
  • 丹麥
  • 吉布提
  • 多米尼克
  • 多米尼加
  • 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
  • 厄瓜多爾
  • 埃及
  • 薩爾瓦多
  • 赤道畿內亞
  • 厄立特里亞
  • 愛沙尼亞
  • 埃塞俄比亞
  • 斐濟
  • 芬蘭
  • 法國
  • 加蓬
  • 岡比亞
  • 格魯吉亞
  • 德國
  • 加納
  • 希臘
  • 格林納達
  • 危地馬拉
  • 畿內亞
  • 幾內亞比紹
  • 圭亞那
  • 海地
  • 梵蒂岡
  • 洪都拉斯
  • 匈牙利
  • 冰島
  • 印度
  • 印度尼西亞
  • 伊朗
  • 伊拉克
  • 愛爾蘭
  • 以色列
  • 意大利
  • 牙買加
  • 日本
  • 約旦
  • 哈薩克
  • 肯雅
  • 基里巴斯
  • 南韓
  • 北韓
  • 科索沃
  • 科威特
  • 吉爾吉斯
  • 老撾
  • 拉脫維亞
  • 黎巴嫩
  • 萊索托
  • 利比里亞
  • 利比亞
  • 列支敦士登
  • 立陶宛
  • 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
  • 盧森堡
  • 北馬其頓
  • 馬達加斯加
  • 馬拉維
  • 馬來西亞
  • 馬爾代夫
  • 馬里
  • 馬耳他
  • 馬紹爾群島
  • 毛里塔尼亞
  • 毛里裘斯
  • 墨西哥
  • 密克羅尼西亞聯邦
  • 摩爾多瓦
  • 摩納哥
  • 蒙古國
  • 黑山
  • 摩洛哥
  • 莫桑比克
  • 緬甸
  • 納米比亞
  • 瑙魯
  • 尼泊爾
  • 荷蘭
  • 紐西蘭
  • 尼加拉瓜
  • 尼日爾
  • 尼日利亞
  • 紐埃
  • 北塞浦路斯
  • 挪威
  • 阿曼
  • 巴基斯坦
  • 帕勞
  • 巴勒斯坦
  • 巴拿馬
  • 巴拉圭
  • 秘魯
  • 菲律賓
  • 波蘭
  • 葡萄牙
  • 德涅斯特河沿岸
  • 卡塔爾
  • 羅馬尼亞
  • 俄羅斯
  • 盧旺達
  •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
  • 聖基茨和尼維斯
  • 聖盧西亞
  • 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
  • 薩摩亞
  • 聖馬力諾
  • 沙地阿拉伯
  • 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國
  • 塞內加爾
  • 塞爾維亞
  • 塞舌爾
  • 塞拉利昂
  • 新加坡
  • 斯洛伐克
  • 斯洛文尼亞
  • 所羅門群島
  • 索馬里
  • 南非
  • 南蘇丹
  • 南奧塞梯
  • 西班牙
  • 斯里蘭卡
  • 蘇丹
  • 蘇里南
  • 斯威士蘭
  • 瑞典
  • 瑞士
  • 敘利亞
  • 中華民國
  • 塔吉克
  • 坦桑尼亞
  • 泰國
  • 東帝汶
  • 多哥
  • 湯加
  • 千里達和多巴哥
  • 突尼西亞
  • 土耳其
  • 土庫曼
  • 圖瓦盧
  • 烏干達
  • 烏克蘭
  • 阿聯酋
  • 美國
  • 英國
  • 烏拉圭
  • 烏茲別克
  • 瓦努阿圖
  • 委內瑞拉
  • 越南
  • 也門
  • 贊比亞
  • 津巴布韋
Remove ads

列表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