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陀羅缽地王國(梵語:Dvāra-vati,直譯:門-圍城〔多門之城〕),又譯墮羅缽底[1]、杜和缽底、婆羅波提、他叻瓦滴、投和或墮和羅[2],據信是孟族於6世紀至11世紀在今天泰王國北部佛統府一帶所建立的多民族城邦王國。有證據證明該王國並非由單一的民族組成,其中很有可能包括馬來人和高棉人,當時的傣族人尚未遷移進入這一地區。孟語是當時的通用語言,該王國後來被兩個鄰邦羅渦(Lavo)和素攀地(Subharnaburi)所蠶食殆盡。
國名來源於古錢幣上所刻寫的梵語天城體字樣,轉寫為「śrī dvāravatī」(聖陀羅缽地)。梵語中dvāravatī意思是多門之國(dvar指城門);另一個來源可能是Dvaraka,即傳說中的黑天王國的城市,後來被海水淹沒。
今天人們對於該王國的行政管理方面所知甚少,甚而有無國王的存在亦不確切。或許這是一個分散式的多城邦聯盟、而非中央集權制國家。當時的其他城邦國如羅渥國和西貼國在文化上深受其影響。然而它們並非同一邦國。當時的重要居民點,今世發現在以下地區:佛統府(Nakhon Pathom Province)、烏通郡(Amphoe U Thong)和枯磨郡(Khu Bua),這些地方都在湄南河下游昭拍耶平原的西部。7世紀時強盛,領土西至今緬甸的直通和丹那沙林,南達克拉地峽。也有學者認為,此國的前身是頓遜國。[3]
陀羅缽地本身則深受印度文化的影響,佛教傳入泰國,以及佛教藝術在這一帶地區的昌盛,陀羅缽地都起到過極其重要的作用。
根據中國史籍的記載[4],該國南與盤盤國(今泰國南部萬倫灣沿岸一帶)接壤,北與迦羅舍佛國交界,東與真臘國毗鄰,西部臨海。國王和官吏居城中,一般平民居城外,約有萬餘戶。國王的衛士只有100多人。國人信仰佛教,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出產稻、麻、豆、麥,畜養象、牛、羊、豬,並以墮和羅犀聞名於當時。國中居民以農商為業,以象、馬為主要交通工具。商業比較發達,全國有六個貿易集市,買賣皆用銀錢,其大小有如榆葉。墮羅缽底國的使者曾於638和649年兩次訪問中國唐都長安,送來象牙、火珠、白鸚鵡等禮品。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