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夫里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塔夫里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俄語:Советская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 Тавриды、烏克蘭語:Радянська Соціалістична Республіка Тавриди)是位於克里米亞半島的一個蘇維埃政權。曾是蘇俄的一部分[1]。1918年3月,布爾什維克攻佔克里米亞半島,並建立塔夫里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但後來烏克蘭人民共和國軍隊進入克里米亞半島,建立克里米亞地方政府。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5年1月21日) |
塔夫里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Советская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 Тавриды(俄語) | |||||||||
---|---|---|---|---|---|---|---|---|---|
![]() | |||||||||
1918 | |||||||||
旗幟 | |||||||||
![]() 1918年3月的塔夫里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地圖(綠色部分) | |||||||||
國家 | ![]() | ||||||||
首府 | 辛菲洛普 | ||||||||
政府 | |||||||||
• 類型 | 蘇維埃共和國 | ||||||||
國家元首[a] | |||||||||
• 1918年 | Jan Miller | ||||||||
政府首腦 | |||||||||
• 1918年 | Anton Slutsky | ||||||||
立法機關 | 人民委員會 | ||||||||
歷史時期 | 一戰後 | ||||||||
• 克里米亞人民共和國的陷落 | 1918年1月 | ||||||||
• 共和國成立 | 19183月19日 | ||||||||
• 德國入侵克里米亞/克里米亞韃靼人起義 | 1918年4月 | ||||||||
• 共和國解體 | 19184月30日 | ||||||||
| |||||||||
今屬於 |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