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廟是祭祀城隍廟宇。在中國朝鮮半島越南文化中,城隍城池守護神,其前身是水庸神。城隍,有的地方又稱城隍爺;起源於古代的水(隍)庸(城)的祭祀,為《周禮八神之一。「城」原指挖土築的高牆,「隍」原指沒有水的護城壕。城隍爺是冥界的地方官,職權相當於陽界的縣令。城隍廟並不是每個城市都有,只有縣治以上層級的城市才能設有官方的城隍廟。

所謂陰廟,在道教上來說,是指祭祀無主孤魂的廟。而祭祀陰界神明的廟宇,如城隍廟、地藏庵東嶽殿閻羅宮等,亦為神廟而非陰廟。兩者不可混淆,亦不可同日而語。[1]

歷史

城隍廟源自城隍神信仰。周朝天子祭祀「八蜡」中的「水庸」,被認為是祭祀城隍之始,但與後世城隍信仰情況不太相同。相傳三國時代吳國曾建城隍廟,根據《隋書》的記載,南北朝時民間信仰中城隍神已較為普遍。

漢唐時,道教成形,城隍神信仰也被吸收到道教神祇體系當中。由於道教的普及,城隍信仰大盛,各地相繼建設城隍廟。元朝時在京城大都(今北京)建城隍廟。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因出生於土地廟,所以對土地神的上司城隍神便格外崇敬,在明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下詔加封天下城隍,並嚴格規定了城隍的等級,共分為都、府、州、縣四級,於是全國各地的城隍廟便如雨後春筍般一下子修了起來。

著名城隍廟

中國大陸

Thumb
廬州府城隍廟
Thumb
杭州市吳山城隍廟
Thumb
北京都城隍廟寢殿
Thumb
寧波府城隍廟
Thumb
上海城隍廟

臺灣

Thumb
臺灣省城隍廟
Thumb
新竹都城隍廟

香港

Thumb
筲箕灣城隍廟

澳門

新加坡

  • 丹戎巴葛都城隍廟:成立於1898年,丹戎巴葛都城隍廟屬於省都級,供奉的是威靈公。
  • 雙林寺城隍廟:成立於1903年,原名為廣福宮。
  • 楊桃園城隍廟:成立於1926年,香火從韭菜芭城隍廟分爐到楊桃園安奉。
  • 韭菜芭城隍廟:
  1. 淵源自中國福建省安溪縣城隍廟 安溪城隍顯佑伯 第五副身。
  2. 西元1918年安奉鳳梨山的天公壇(即現在的翡瓏山路海星中學附近)
  3. 西元1926年建廟奉祀
  4. 西元1938年 太平洋戰爭期間,鳳梨山一帶為英軍兵營基地,由當時政府於是將分配到羅弄韭菜(LORONG KOO CHYE)以靠近東邊的一塊地段,俗稱「韭菜芭」,並安頓受到影響的村民。

韓國

  • 安東西枝里城隍堂
  • 大關嶺國師城隍堂
  • 淸風面長善里城隍堂
  • 水安堡面安堡里城隍堂
  • 薇蕨峰城隍堂
  • 城頭里城隍堂

越南

越南城隍信仰有廉京城城隍信仰以及鄉村城隍信仰之分。約在唐穆宗之時城隍信仰傳入,然供奉的城隍其意義並不等同於中國的城隍。越南的亭(Ðình)是村社中最重要的精神象徵,除了供奉村社的保護神,舉行祭典之外,也是村社的公會所與議事廳,是越南村社的重心。[4]

馬來西亞

  • 檳城城隍廟,創立於1862年
  • 霹靂怡保城隍廟,創立於1874年
  • 雪蘭莪州雙溪毛糯城隍府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