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7月23日革命(阿拉伯語:ثورة 23 يوليو‎),又稱1952年埃及革命埃及七月革命[1]。指發生在1952年7月23日,由埃及自由軍官組織組織領導的埃及民主革命。這次革命推翻了法魯克王朝,由自由軍官組織改組的革命指導委員會掌權。

快速預覽 7月23日革命, 日期 ...
7月23日革命
非洲的非殖民化亞洲的非殖民化英語Decolonization of Asia的一部分
Thumb

七月革命領導人,納吉布納賽爾,兩人先後擔任埃及總統
日期1952年7月23日
地點
結果

法魯克王朝被推翻,法魯克退位。

領土變更 蘇丹從英埃共管蘇丹中獨立。
參戰方
埃及埃及王國 埃及 自由軍官組織
指揮官與領導者
埃及 法魯克一世
埃及 阿里·馬希爾帕夏
埃及 納吉布
埃及 納賽爾
埃及 薩達特
關閉

政變之始末

二戰後,埃及獲得了完全的獨立。但根據1936年英埃同盟條約的規定,一支英國警衛部隊仍駐紮在運河區。

1946年2月、1947年2月、1948年5月、1951年10-12月、1952年1-6月,埃及曾多次發生反英示威遊行、罷工、罷市乃至武裝起義。1950年代,法魯克一世統治下的埃及政局動盪:軍事政變不斷,內閣改組成了家常便飯,國內政治經濟狀況急劇惡化,廣大人民、士兵和下級軍官對腐朽的封建統治深感不滿,他們的政治要求是:廢除英埃同盟條約、改變現行制度。旨在反對英國佔領、反對法魯克王朝的腐敗統治、要求埃及人管理自己的國家的埃及自由軍官組織成為埃及革命的領導力量。1950年,成立自由軍官組織執行委員會,納賽爾當選為主席,並秘密出版《自由軍官之聲》、散佈一些小冊子,主張建立代議制政府[2]

1952年,自由軍官組織成員已有數百人,囊括各個兵種。

1952年1月6日,開羅軍官俱樂部管理委員會舉行改選,自由軍官組織的代表以多數票當選,然而法魯克國王立即下令解散軍官俱樂部管委會,任命侯賽因·阿米爾將軍為國防部長,試圖分散自由軍官組織的力量。

1952年7月16日,自由軍官組織創建委員會秘密召開會議,商討發動政變。會議的主持人是納賽爾,鑑於國王對軍隊的清洗已迫在眉睫,委員會決定7月22日發動政變。

Remove ads

革命和平成功

7月22日23點,自由軍官們率領部隊,由坦克、裝甲車掩護,分頭執行戰鬥任務。行動異常順利。在佔領機場、火車站、電報電話局、電台、馬可尼大樓的過程中,政變部隊幾乎沒有遇到抵抗。7月23日凌晨,自由軍官完全控制開羅。上午7點,自由軍官組織創建委員會發表聲明,闡述政變動因:「埃及經歷了現代歷史的賄賂、腐化和政局不穩的艱難時期。這一現象深深地影響着軍隊……為此,我們採取了純潔自己隊伍的行動。」

7月24日,發表第二份聲明,要求群眾支持軍隊的革命行動。開羅的局勢逐漸平靜和明朗[3]

7月26日,軍隊包圍王宮,法魯克一世退位,軍隊鳴21響禮炮為國王「送行」。當晚,法魯克抵達意大利。革命成功,君主制被廢除,埃及成為共和國。政變中只有2人死亡,11人受傷[4]

幕後英雄納賽爾

政變的領導者是納吉布將軍,而實際權力卻在納賽爾手中。

  • 1954年,納賽爾擔任總理
  • 1956年,收回蘇伊士運河
  • 1970年9月28日,納賽爾去世。

參考資料

參見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