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壞血病[1][2](英語:scurvy)俗稱水手病,是一種因缺乏維生素C所引起的疾病。維生素C主要參與人體內膠原的合成,其化學名稱是抗壞血酸,源自拉丁語 scorbutus 「壞血」。

早期症狀包括虛弱、感覺疲勞及手腳疼痛[3][4]。若不即時進行治療,可能會造成貧血、牙齦疾病、頭髮產生變異以及皮膚出血[3][5]。隨着壞血病持續惡化,會出現傷口不容易癒合,性情大變甚至因為感染或出血而死亡[4]

通常,壞血病是由飲食中缺乏維生素C引起的。在出現症狀之前至少需要一個月幾乎不攝取維生素C[3]。在現代,它最常見於精神障礙,不尋常的飲食習慣、酗酒獨居老人。其他風險因素包括腸道吸收不良和透析。人類和某些其他動物在飲食中需要維生素C來製造膠原蛋白的組成部分。診斷此疾病通常基於症狀、X光檢查結果和治療後是否改善[4]

壞血病的治療方式為口服維生素C營養補充品[3],幾天內症狀就會改善,幾周內就可以完全康復。含維生素C食物有柑橘屬水果、生肉以及數種蔬菜、糧食作物,如菠菜花椰菜高麗菜番茄馬鈴薯等,但烹調時食物中的維生素C通常會被破壞降解[4]。在緊急情況時,食用生肉也可以補充維生素C。極地探險船比利時號當年被困在南極時,船醫就靠給船員吃生肉的方式來避免壞血病[6]

Remove ads

歷史

壞血病曾經一度流行於船員海盜和其他長期在海上作業的人員當中,主要是因為當時水果蔬菜無法長期保存,當然也不止海上,在寒冷或乾燥地帶的居民也會遇到。壞血病首次被希波克拉底(公元前460年—公元前380年)描述。草藥治療壞血病在各國歷史中均有提及,因此古代人類的飲食中,許多依賴海洋與極冷地區的文明,傳統菜色裏多有準備醃漬蔬果與豆類、奶製品與食用未烹煮的肉類的現象,不過因為不了解根本原因,仍然時有發生營養不足的情況。在歐洲開始航海後此病得到特別重視,1536年,發現聖勞倫斯河的法國探險家雅克·卡蒂亞,向印第安人詢問後,飲用了柏樹葉所煮成的,成功地救治了自己的部下。但類似這樣的治療方法並不適用於遠航的船員,船上依舊只能準備泡菜和在甲板上種植蔬菜的方法。後來研究此植物發現,每100克柏樹中含有50mg維生素C[7][8]。1753年,蘇格蘭海軍軍醫詹姆斯·林德發現此病與飲食水果有關,並經由英格蘭探險家詹姆斯·庫克進一步引證下。發現飲用橘子汁、檸檬汁後,可治療和預防壞血病,英國人便將檸檬汁加入萊姆酒內,壞血病才徹底被人類征服。

流行病學

疾病分類

壞血病與腳氣病糙皮病同被分為營養不良的疾病。在糧食不足的地區中,患上此類疾病的比例會較高。

患病人群

在現代的社會中,壞血病甚少在成年人中出現。

但是,如果餵飼嬰兒只使用樽裝奶,而忽略從其他途徑補充維他命,該嬰兒也會有機會患上壞血病。因為樽裝奶的巴斯德消毒法除了殺掉病菌外,也會破壞牛奶所含的維他命C。因此提倡嬰兒母親餵飼母乳,母乳有足夠的維他命C去預防壞血病。

嬰兒的壞血病又稱作巴洛氏病,有下肢腫脹、肢體彎曲有疼痛感、骨骼損害等症狀。

發病機制

正常的膠原合成依賴於細胞內質網脯氨酸離氨酸殘基的羥化,分別形成羥化脯氨酸羥化賴氨酸。催化這一羥化過程的纈氨酸和賴氨酸羥化酶需要維生素C的參與以保持其正常功能。維生素C缺乏將導致纈氨酸和賴氨酸不能羥化,因而不能進行正常的膠原合成,從而引起壞血症的各種症狀。

患病症狀

Thumb
壞血病患者的舌
  • 軟弱無力
  • 關節疼痛
  • 皮膚出現黑色或藍色斑
  • 淤血很久才消化
  • 牙床疾病
  • 牙齒鬆軟出血甚至脫落

治療建議

一般情況下,極度缺乏維生素C三個月以上才會看出壞血病的症狀。如仍不治療,病人必會死亡。唯一需要的療程是重新開始正常量的維生素C,只要給病人補充維生素C即可快速痊癒,所以現代壞血病致死非常少見。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